挥舞关税大棒的特朗普在对中方加征关税后,并未停止其行动,反而开始按照产业门类继续加税。据观察者网2月19日报道,特朗普表示,他将对进口汽车、半导体和药品征收约25%的关税,具体税率最快将于4月2日宣布。
这份关税通牒是对着谁来的可谓不言自明。毕竟美国对中国汽车的关税在拜登时期已经加到100%了,半导体和药品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因此特朗普本轮行动对华影响并不大,反倒是美国在亚洲的两大盟友——日本和韩国情况不妙。尤其是韩国,该国对美国出口了大量整车和汽车零部件,是受此次冲击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而韩方想出来的破局手段未免有些过于理想化。据观察者网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日前发布声明,称韩国可能会对来自中国的热轧钢材产品存在的潜在倾销行为进行调查,预计会在本月底正式公布相关决定。
除此之外,据韩联社2月20日报道,韩国对美贸易使节团也已经启程赴华盛顿,计划与美国政府高官会面。而这个使节团成员所从事行业覆盖汽车、半导体、钢铁、造船、能源、平台等韩美经贸合作的核心产业。从中不难推测其目的,无非就是希望美方能对韩国实行关税豁免。
借助对华加征关税来加入进特朗普对华施压的阵营当中,同时派出一个商界代表团对美示好,或许还会借此机会加大对美投资。总的来看,这就是韩国应对特朗普关税风暴的做法,但实事求是地讲,韩方这一“双管齐下”的行为不太可能起到现实的作用。
诚然,韩方做出这一决定有其经济上的背景。例如从数据来看,中国的热轧钢产品比韩国本土产品便宜30%以上,韩国中小钢铁企业更倾向于进口,而非购买本土产品,这让一些大型韩国钢铁企业非常恼火。而在汽车和半导体出口上,据汇丰银行的研究,韩国对美国的出口依赖度很高,分别占其相关产业总出口量的6.3%和1.3%。
基于这一点,韩方自然会考虑对华施压的同时对美示好。可是结合特朗普近期的所作所为来看,韩方未免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些。要知道比韩国更贴近美国的两个亚洲国家——日本和印度,近期均派人访美,然而都没能获得特朗普的关税豁免,甚至石破茂与莫迪还都不是空着手去的,韩国此举预计也将收获类似的结局。
特朗普最想要的发展方向,是借助高额的关税逼迫一些企业不得不在美国本土建立制造基地,以满足其制造业回流的梦想。这一点特朗普已经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明明白白了,他直言“关税和激励措施正在鼓励公司做出这样的决定”,而他现在暂时没宣布相关决定,其实是希望在宣布关税前,给这些公司一点时间应对变化。而韩方给出的手段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因此不太可能获得来自特朗普的青睐。
还是希望韩方能够认清这一客观现实,避免被美国“当枪使”,要知道即便韩方这样做了,它的优势产业预计也逃不过被特朗普收割的命运。既然如此,那韩方又何必非要破坏中韩两国的关系呢?总而言之,按照法新社的说法,特朗普的关税将破坏韩国的经济支柱,那现在是时候看看韩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支柱和发达国家地位,究竟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