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AI对扬州营商环境的解析,似乎有些道理。扬州的营商环境,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在扬的企业家、经商者心中有杆称…
扬州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近年来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但对比杭州、苏南等先进地区仍存在差距。本文将从优势、不足、改进建议三个维度对扬州营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对标提升的具体路径。
一、扬州营商环境的优势
1. 政务服务效率提升
扬州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一网通办"平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大幅缩减。2022年,扬州在江苏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列第一方阵。
2. 产业基础扎实
扬州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主导产业,拥有国家级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产业配套。
3. 人才政策力度大
实施"绿扬金凤计划",提供创业资助、项目扶持、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2022年引进高层次人才超2000人。
4. 城市宜居度高
扬州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和完善的生活配套,为企业吸引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二、扬州营商环境的不足
1. 创新要素集聚不足
与杭州、苏州相比,扬州在高端人才、科研机构、创新平台等创新要素集聚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制约产业转型升级。
2. 融资环境待改善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与苏南地区活跃的资本市场形成对比。
3. 国际化程度偏低
外资企业数量和质量与苏南地区差距明显,国际航线、外籍人才等国际化配套不足。
4. 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有待提升
部分审批事项仍存在"数据壁垒,跨部门协同效率有待提高,与杭州"城市大脑"的数字化治理水平存在差距。
三、改进建议与对标提升路径 1.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 深化与南京、上海等地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创新平台
- 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 建设人才公寓,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2.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 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
- 引进创投机构,发展科技金融
- 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3.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 加大外资招商力度,引进跨国公司区域总部
- 完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配套设施
- 加密国际航线,提升城市通达性
4.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
-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
- 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提升协同效率
- 学习杭州"亲清在线"经验,优化政企互动平台
5. 对标先进地区经验
- 学习苏州工业园区"亲商服务"理念,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 借鉴杭州数字经济经验,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 对标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完善创新生态系统
扬州应立足自身优势,正视差距不足,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建议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建立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同时,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协同发展,主动承接上海、苏南地区产业溢出,实现高质量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扬州有望在未来3-5年内,营商环境达到长三角一流水平,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和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