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老板黄仁勋出现在北京。
虽然在意料之中,但英伟达还是措手不及了。当美国政府将H20芯片列为政治筹码,英伟达一夜面临55亿美元的损失可能。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关税大战的游戏。
根据媒体报道,英伟达曾乐观预期其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H20芯片能获美国政府出口豁免许可。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4月初,该公司高层赴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与特朗普政府展开战略斡旋,试图凭借承诺追加5000亿美元本土投资计划的筹码,为尖端芯片对华出口争取政策宽限。基于高层会晤传递的积极信号,英伟达向中国客户郑重承诺H20芯片供应不会受新政波及。
然而,这一战略误判最终演变成商业乌龙。路透社援引内部消息指出,特朗普政府出人意料的政策反转,直接将H20芯片纳入最新出口管制清单,令这家半导体巨头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既需向中方客户解释政策突变,又需应对全球供应链的战略调整压力。
此事件暴露出跨国科技企业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脆弱性,即便手握重大投资承诺,仍难抵御大国博弈中的政策不确定性。
黄仁勋的北京之行,表面是表明与中国坚定合作的决心,实则是一场被政治铁链捆缚的“求救仪式”。这场芯片战争没有赢家,只有被迫选边站的巨头。
4月17日,黄仁勋在北京的微笑合影被全球媒体解读为“对华示好”,但这场精心策划的公关秀,实则是英伟达在中美科技绞肉机中的无奈挣扎。白宫将英伟达H20芯片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的刹那,这家市值曾突破1万亿美元的行业巨擘,被彻底推入科技博弈的深渊。
表面上看,这是美国政府对华技术封锁的“标准操作”,实则英伟达已成为中美科技战的“人质”——其命运不再由市场决定,而是被政治筹码反复撕扯。中国占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的13%,是其全球增长最快的单一市场。
禁令一出,英伟达在周二发布的预警中披露,为应对监管突变,本季度需计提高达55亿美元的库存减值与合同履约准备金,其措辞中"对获批前景持审慎态度"的表述,被市场解读为对政策开闸的悲观预期。
数据显示,H20芯片贡献了英伟达数据中心部门12%-13%的季度收入。监管风暴带来的连锁反应在资本市场迅速发酵:英伟达股价周三遭遇黑色星期三,单日暴跌近7%,并引发费城半导体指数重挫2.3%,连带微软、AMD等科技巨头市值蒸发逾千亿美元。分析人士警告,此轮出口管制升级可能迫使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启动战略重组,而美国芯片巨头们需要为失去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做好准备。
致命的是,信任已经瓦解。中国客户集体取消订单,转向本土替代品。这场“自残式”财务暴雷,让华尔街开始重新审视英伟达的商业神话。
48天生死时速:从海湖庄园到北京会谈。
这场政治骗局的时间线令人窒息:
4月8日:英伟达高管团队秘密飞赴海湖庄园,提出“5000亿美元投资换豁免”的交易。黄仁勋天真地以为,巨额投资能换取白宫对H20芯片的“网开一面”。
4月9日:特朗普政府突袭式发布禁令,H20芯片被列为对华出口管制对象。英伟达股价单日暴跌7%,市值蒸发55亿美元。华尔街的恐慌抛售,暴露出其对华依赖的脆弱性。
4月16日:英伟达公布季度财报,积压的30亿美元库存与25亿美元准备金损失,让“科技股之王”的光环瞬间黯淡。
4月17日:黄仁勋紧急赴京,在人民大会堂大谈“中国是创新源泉”。但路透社随即曝光其“隐瞒禁令拖延告知中国客户”的丑闻,商业信誉彻底崩塌。
英伟达在这场博弈中犯了三个致命误判:
误判一:政治献金能买通特朗普
英伟达以为5000亿美元投资能换取豁免,却不知特朗普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技术封锁”的政治筹码。白宫将这笔投资包装成“对美忠诚”的政治献金,实则为后续制裁埋下伏笔。
误判二:隐瞒禁令能蒙混过关
被曝光“商业欺诈”后,中国客户集体取消订单,库存核爆成为必然。华为、腾讯等大客户转向本土替代品,英伟达的中国市场瞬间坍塌。
误判三:H20能绕开监管
白宫直接将其列为对华施压工具,英伟达沦为中美博弈的“人质”。其CEO黄仁勋不得不在北京微笑合影,回美后却在国会哭诉“被迫断供”,成为“双面胶CEO”的讽刺样本。
这场财务暴雷的残酷性,远超外界想象:
库存核爆,30亿美元H20芯片积压,中国客户订单取消后,英伟达被迫计提25亿美元准备金,相当于全年净利润的12%。
市场坍塌,中国占其数据中心收入的13%,禁令直接导致季度营收缩水9%。而国产替代(如华为昇腾910B)的性价比优势(价格低20%,性能差距缩至15%)进一步加速其溃败。
华尔街“精分现场”:
多头阵营(睁眼说瞎话派):摩根士丹利维持162美元目标价,声称“AI需求能对冲中国损失”;美国银行吹捧160美元,虚构“全球缺芯神话永不破灭”。
空头暗流(偷偷减仓派):神秘机构三天抛售200万股,借利好消息出货;做空比例飙升30%,期权市场押注股价跌破90美元。
中国的反击是从“被卡脖子”到“掀桌子”,面对英伟达的“断供”,中国展开了技术突围与商业反制的组合拳:
技术突围:
华为昇腾/寒武纪:2025年市占率突破25%,华为昇腾910B芯片以更低价格、接近国际水平的性能,抢占AI算力市场。其能效比优于英伟达A100,成为政务云与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选。
深言科技(DeepSeek):用国产芯片跑出国际速度,其大模型训练效率超GPT-4,证明中国在AI算法与硬件协同上的突破。国产芯片+自研算法的组合,正在重构全球AI算力版图。
商业反制:
腾讯/字节跳动砍单H20:转向华为+自研芯片组合,加速国产替代。字节跳动宣布未来三年采购10万片国产AI芯片,腾讯云启动“南迁计划”,将核心算力迁移至国产平台。
国家大基金三期2000亿输血: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冲刺70%,切断英伟达的“技术回旋空间”。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获得战略注资,28nm/14nm工艺量产进度提前。
这场芯片战争,本质上是特朗普的一场政治豪赌:
政治筹码,用禁令收割“政治红利”,敲打英伟达逼其加速5000亿美元在美投资,为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竞选剧本服务。白宫官员私下放话:“要么投资美国,要么失去中国。”
拉拢选民,以“保护美国技术霸权”为旗号,煽动反华民粹情绪。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宣称:“我们不会让中国偷走我们的芯片!”
企业困局,黄仁勋的“双面人生”成为讽刺样本——对华声明用中文写“合作共赢”,对美报告用英文写“中国威胁”。英伟达内部文件显示,其向美国政府提交的报告中,将中国AI发展定义为“对美国国家安全的系统性挑战”。
对于这场芯片战争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三个变量可能改变历史进程:
技术脱钩加速:中国AI算力国产化率3年冲50%,华为、寒武纪等企业的技术突破,将使英伟达永久失去东亚市场。
资本反噬:英伟达暴跌可能引发连锁反应,AMD、高通等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股价承压。中国科创板吸纳逃亡资本,中芯国际市值首超英特尔,成为亚洲芯片龙头。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2025年科创板芯片企业募资总额超3000亿元。
地缘黑天鹅:台积电断供华为,触发大陆稀土出口管制。中国商务部已拟定“关键材料清单”,若台积电跟进美国制裁,稀土供应或成反制筹码。
当黄仁勋在北京说着“坚定不移服务中国”时,华尔街的做空机器正在疯狂运转。历史终将证明:在人工智能的牌桌上,押注技术封锁的人,注定会被算法淘汰。
上一篇:酒类即时零售,热战四川丨市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