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市场繁荣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政治家会说:是劳动;经济学家会说:是资本。这两种回答都有道理,角度不同罢了。政治家不这么回答,选票就没了;经济学家不这么回答,就无法解释经济现象。
印度不缺少劳动, 第一人口大国,拥有十四亿人口,德国约 八千万。印度的市场与德国比又是什么情况?2024年印度GDP为3.89 万亿美元,德国为 4.71 万亿美元;人均GDP,印度 2700 美元,德国 55000 美元;同样是劳动,差别就这么大。
所以,不要指望出生率拯救中国楼市,楼市下跌并不是因为中国人口不够多,劳动力市场不够大,根本上是居民口袋里的钱少了,而大资本看不到预期选择退出市场。
这就印证了米塞斯的一个原理性的表述:单位资本的密度决定了市场的繁荣。
没有资本,把劳动投入沙漠要出人命,有了资本,在沙漠中也一样养鱼。做这种极端比较的意义又是什么?不是要否定劳动,是要说明劳动是经济社会的底板,而资本流向哪里,哪里的劳动才能高效地组织起成,市场才会繁荣。
马克思说劳动定义了商品的价值,现实的情况却是孤立的劳动会无限贬值,只有资本组织起来的劳动才会升值,任正非的车间里18秒钟生产一部手机,一共也没有几个劳动者;而勤劳的劳动者坐在田头,一万年也生产不出一部手机。
当然,最后要强调,经济的目的是经世济民,我们明白了资本的力量,并不是去做资本的奴隶,相反,要让资本为我所用。
中国现在遭遇到的经济压力是通缩,通缩的经济学解释是商品供应多,货币供应少,过剩的商品需要通过外需消化,如果外需也出了问题,就很可能进入一个长周期,在特朗普关税战的冲击下,政策所做的一切,都是努力将中国市场打造成一个吸引民间资本和全球资本的洼地,而不是去批判资本,
资本是中性的,看为谁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