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免(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免”)曾是全球免税行业的明星企业,2021年以677亿元的营收登顶全球最大免税零售商宝座。
然而,短短两年后,其业绩急转直下,2023年净利润暴跌近50%,2024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6.5%。
不免让人感慨,似乎海南免税市场的高速增长神话即将要戛然而止。
1.
中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那应该要追溯到政府对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放宽的那个时期。
自2011年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成为试点以来,国家多次提高免税购物额度、放宽商品种类限制:
1)、2011年离岛免税额度为5000元,仅限部分商品;
2)、2018年离岛额度额度提升至3万元,并放宽至全年不限次;
3)、2020年额度直接飙升至10万元,并且对于“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进行取消,还新增了手机、酒类等商品。
在这样优惠的免税政策中,中免可谓是狠狠地吃了一波福利。
直接刺激海南免税销售额从2011年的约10亿元飙升至2022年的超600亿元,中免凭借垄断地位成为最大受益者。
随着全球疫情的到来,每年的营收额更是达到了巅峰时期。
2020-2022年,全球疫情导致出境游停滞,原本流向韩国、日本、欧洲的奢侈品消费回流至海南。
中免的海口国际免税城、三亚海棠湾免税店成为国内游客的“购物天堂”。
2021年中免的营收额达到677亿元,净利润96.5亿元,其市值甚至一度突破6000亿元大关。
中免成为了免税行业的领头军,垄断市场的地位致使无人能够与其竞争。
海南离岛业务,成为了当地最重要的增长项目。
中国政府也在鼓励来到海南旅游的游客,进入到免税店进行购物。
中免可以说借助着国家的政策,成为了受到影响显著的受益者。
其主要业务是以免税为主让旅客进行购物的零售业务,中免在海南省免税业务中,是最大的经营者。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龙头企业,却从市场“霸主”,做到了现如今市值直接腰斩85%的境地。
中免在三年的时间内,股价连续崩盘。
收益逐年下降,曾经的一代神话终将落下帷幕。
2.
2023年,中免前三季度营收额在508.4亿元同比仅增长29.1%,增速大幅放缓。
相比2021年高点,中免的股价跌幅超70%,市值直接蒸发超4000亿元。
到了2024年,全年的总收入仅为564.92亿元,同比下降13.36%。
对于中免的营业额下滑,首先是因为从前被中免独家垄断的免税牌照,现如今已经拓展到了10家企业。
2020年后,海南新增多家免税运营商,如海旅免税、深免、中服免税等,中免市场份额从近100%降至约70%。
2023年海关严查“套代购”(利用他人额度代购免税品),导致部分灰色需求消失。
同时,东南亚出境游的旅客被分流,这就导致来到海南省出游的旅客直接减少。
旅游业出现了波动,零售行业自然免不了被夹带。
还有就是中免自己的内部问题,对于其存货模式上,其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2024年第三季度之前,中免的存货量高达186.87亿,占到了其全部资产比例的24%甚至还要高。
货品的积压,导致在年末的时候不得不采取大力度的促销手段,致使商品的毛利率降低,从39%降至了32%。
这仅仅只是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网络的压力。
电商平台的崛起,也是压垮实体经济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跨境电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甚至在税率的优惠力度上一度超过了实体店的税率。
还有那些类型丰富的品类,让越来越多人选择从线上直接购物,省去了机票和跨境的中间差。
自从2023年起海南接待游客数量恢复后,免税购物渗透率却相对降低,部分游客转向旅游体验而非购物。
2021年人均免税消费约8000元,2023年降至约6000元,这一数据更能直观的显示消费者趋于理性。
其实中免只是其中之一,对于海南省来说,整体的免税业消费形态都在往低处走。
就拿去年举例,2024年海南省免税购物的消费金额是309.4亿元,对比于2023年,额度下滑了将近三成。
整个海南省的大市场都是如此,单单是中免又怎么可能跳出其中。
3.
中免曾经在时代的浪潮中经历过一段繁荣的时期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企业有涨有落这也是非常正常的。
要知道出国这件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时间、精力、金钱,都会是成为阻挡人们出国的理由。
出国困难造成的情况是什么,就是人们会将“战场”从国外的免税店放在国内的免税店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免搭上了“顺风车”,才会在这一时期迎来巅峰。
消费者的增加,让中免的利润直线上升。
又因为门店大排长队的情况,中免又相继在多个地区开了连锁门店。
这也是为什么中免的免税店,在国内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然而大家都知道,这样的现象无疑是因为社会的环境造成的,一旦市场逐渐恢复、出国的禁锢被打开,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发生变化。
去年,日币出现了贬值的情况。
这一现象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前往日本消费将会比或内消费要更具性价比。
本身对于日本来说,就是中国人首选的“出国游”地区,在货币贬值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日本旅游消费。
顾客被分流,中免的实体店铺受到了冲击,营业额和利润一定是会下降的。
免税行业的爆发本质是政策红利+疫情特殊时期的叠加效应,而非完全由市场需求驱动。
如果想要打破这一局面,中免要在消费策略上施展手段了。
比如海南的“即购即提”政策允许部分商品现场提货,线上免税(如“cdf会员购”)可能成为新增长点。
对于中免而言,能否适应新竞争环境,将决定其能否重返巅峰。
资料参考:2025-04-15金融界——中国中免年报出炉: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6% 拟派息每股1.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