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玑说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美国超市货架空空如也,商品供应不足价格上涨,中国经济却风景这边独好,31省份成绩单亮眼,上海重回GDP前十,中美贸易战,究竟谁更能稳住阵脚?
美国特朗普政府表现得非常强硬,并且再次要求“中国先让步”,实际上是担心自己的经济出现问题,也害怕中国发展得太快。
中国则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经济的稳定性,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特朗普一直把自己当成“搞定交易”的高手,但上任快一百天了,拿得出手的“交易成果”却不多,尤其在“跟中国对着干”这件事上,他可能想得太简单了,觉得美国很厉害,中国会轻易让步。
结果,特朗普政府想跟中国谈贸易,反而显得有点被动,他总是说中美要谈,但态度飘忽不定,一会儿强硬,一会儿软下来,这种变来变去的做法,更像是为了让国内害怕的投资者安心,想盖住美国经济本身的问题。
4月26日特朗普在离国参加教皇葬礼前表示如果中方不让步,美国不会取消对华关税。
对中国表现出强硬姿态,表面上像是继续施加压力,但实际上反而让市场更加紧张,这种做法加剧了大家对未来的担忧,让原本想投资的人更加犹豫,损害了他们的信任,导致他们可能选择撤资或者观望。
美国经济现在的问题,不光是跟其他国家做生意不太顺利,更重要的是自己内部有些地方出了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太看好美国经济的未来,其他国家也不太愿意往美国投钱了,这说明美国经济的麻烦事儿还多着呢。
跟中国打贸易战就像一场赌博,拿美国的未来当赌注,但美国不像中国那样,能灵活调整政策,也没法一下子调动很多资源,所以没办法很好地解决因为关税造成的商品供应问题和东西不够用的情况。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中美贸易关系破裂,沃尔玛等美国超市可能出现货架空置的情况,商品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很可能会随之而来,消费者或许会因此责怪特朗普政府。
克里斯·特鲁克斯曾警告说,特朗普的政策可能正在把美国经济推向危险境地,而中国可能不会主动提供帮助。
美国经济正面临“明斯基时刻”的潜在威胁,各种迹象表明风险正在加大,市场信心不足,加上日益增长的债务问题,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危险的局面。
这种情况就像一把悬着的剑,随时可能掉下来,给美国经济带来冲击,债务问题和市场情绪的恶化互相影响,让局势更加复杂。
美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显得有些疲软,但中国经济却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发展活力,全国31个省份第一季度经济成绩单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省份完成了既定增长目标,经济发展迎来良好开局。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上海GDP,其工业投资、消费、对外贸易等领域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再次进入全国前十名。
这不单单是中国经济自身就充满活力,更要归功于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既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动摇。
换句话说,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一方面源于其自身强大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政府坚持长期规划,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中国的制度有个特点,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西方国家不容易做到的,凭借这种动员能力,中国可以在重要领域取得进展。
面对贸易摩擦,中国正在调整策略,一方面鼓励国内消费,消化一部分原本出口的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这样做可以增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降低风险。
中国还在限制稀土这类重要资源的出口,这成了应对美国的重要手段,这让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中国的政策。
这些出口限制就像一张王牌,让中国在和美国的博弈中更有底气,迫使美国重新审视它与中国的关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对待中国。
这种情况也促使美国开始寻找其他的资源供应渠道,并且更加重视自身的稀土产业发展,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中国没有表现出惊慌,中国采取了相对冷静的策略,没有急于回应。
中国明白,特朗普的态度变化很快,经常改变主意,所以跟他谈判很难有实际效果,与其被动地回应特朗普的各种要求,不如保持沉默,观察局势发展,等待特朗普自己做出让步,中国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最终赢得这场贸易争端。
鸦片战争的惨痛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强大自己,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
中国要实现长远发展,就不能总是依赖西方技术,必须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掌握核心技术,降低对西方技术的依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面向未来的重要选择。
中美贸易摩擦的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中国正在思考如何应对,就算特朗普最终取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中国可能也不会立刻采取行动。
中国可能会选择慢慢等待,观察局势发展,等待特朗普提出更有利于自身的条件,这可以理解为一种策略性的观望态度。
在两国贸易关系恢复正常之前,中国或许会提出一些重要的要求,以此来展现其作为大国的实力和地位,这些要求可能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合作与承诺。
贸易摩擦说到底,是比拼谁更有底气和实力,中国经济更有活力,制度更有优势,策略也更坚定,因此正在逐渐占据上风。
相反,特朗普政府的强硬做法,反而可能加速美国经济崩盘,就像“明斯基时刻”到来一样,进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这场博弈的结果,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秩序,加速权力转移的进程,中美贸易摩擦的未来难以预测,充满变数。
参考:
中国新闻网--特朗普抵罗马参加教皇葬礼 或将会见乌总统泽连斯基2025-04-26 09:33
东南早报--特朗普称除非中国实质性让步,否则不会取消对华加征关税,中方:极限施压行不通2025-04-27 01:10
界面新闻--上海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1%2025-04-23 17:09
华尔街见闻--31省份一季度GDP出炉,其中21个省份达到或超过GDP预期增长目标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