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东方生物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8.28亿元,同比增长0.95%;毛利润为2.63亿元,同比下降25.5%;归属净利润亏损5.29亿元,较2023年的-3.98亿元进一步恶化33.06%。尽管公司在全球化布局和研发注册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业绩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亏损持续扩大,显示出公司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全球化布局加速,但效益尚未显现
2024年,东方生物在全球化布局上动作频频。公司完成了安吉、杭州、南京、成都、海南、上海及美国等国内外产销研基地的建设,并通过收购美国Confirm公司、杭州莱和、华信农威等企业,进一步拓展了在美国、欧洲及东南亚市场的布局。此外,公司在美国建成了大型POCT生产基地,并设立了德克萨斯科学有限公司,获得了CLIA认证,标志着其在美国的医学实验室业务正式启动。
然而,尽管全球化布局加速,但这一战略并未在短期内带来显著的业绩改善。2024年公司营收仅微增0.95%,而亏损却进一步扩大。这表明,全球化布局的投入尚未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公司仍需在产能转化和市场开拓方面加大力度。
研发投入加大,但产品商业化进程缓慢
2024年,东方生物在研发注册领域也取得了多项突破。公司在美国布局建设了北美研发试验中心,并在上海张江投资建设了“东方基因全球数字化研发创新总部项目”,计划打造数字化精准医疗全球创新总部。此外,公司在新冠/甲乙流抗原快速联合检测试剂、毒品检测产品及动保检测领域均取得了重要认证,包括美国FDA的紧急使用授权和欧盟IVDR注册证书。
尽管研发投入加大,但产品商业化进程依然缓慢。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5.71亿元,同比扩大32.60%,显示出研发投入未能有效转化为利润增长。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方面的突破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产品商业化能力亟待提升。
财务状况恶化,现金流压力加剧
从财务数据来看,东方生物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2024年公司归属净利润亏损5.29亿元,较2023年扩大33.06%;扣非净利润亏损5.71亿元,同比扩大32.60%。此外,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48亿元,尽管同比增长78.8%,但依然处于负值状态,显示出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现金流压力。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为80.9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0.0%;归母净资产为66.45亿元,同比下降10.6%。资产规模的缩水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压力,未来如何在保持研发投入的同时改善财务状况,将成为东方生物面临的重要课题。
总体来看,东方生物在2024年通过全球化布局和研发投入积极寻求转型,但业绩表现依然疲软,亏损持续扩大。公司在全球化布局和产品商业化方面的进展尚未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财务状况的恶化也为其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扭亏为盈,将是东方生物未来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