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天华新能发布了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66.08亿元,同比下降36.87%;归属净利润为8.48亿元,同比下降48.91%;扣非净利润为4.41亿元,同比下降67.98%。尽管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材料、防静电超净技术等领域持续布局,但财务表现依然不容乐观,营收和利润双双大幅下滑。
营收利润双降,核心业务承压
天华新能2024年的营业总收入为66.08亿元,较2023年的104.68亿元下降了36.87%。这一下降趋势延续了2023年的态势,当时营业总收入相比2022年的170.30亿元减少了38.54%。毛利润方面,2024年为14.91亿元,较2023年的29.21亿元减少了近一半(-48.91%)。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也分别下降了48.91%和67.98%,显示出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正在急剧减弱。
尽管公司在年报中强调了其在新能源锂电材料、防静电超净技术等领域的布局,但财务数据的下滑表明,这些布局尚未能有效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尽管公司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液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但市场竞争激烈,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进程仍需时间。
新能源布局:机遇与挑战并存
天华新能在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的布局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公司通过建设无锡天华新材料产业园,聚焦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电子功能材料、新能源锂电材料等领域,已完成静电与微污染防护产品和新能源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两类项目的落地。此外,公司投资的江苏宜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在高镍三元、高电压钴酸锂等正极材料的研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在锂价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严重挑战。尽管公司在固态电池、液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上有所布局,但这些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仍需时间,短期内难以对公司业绩形成有力支撑。此外,公司在锂矿资源上的布局虽然有助于保障原材料供应,但全球锂矿资源的争夺也使得成本控制成为一大难题。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关键
天华新能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公司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获批成为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标志着其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上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此外,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研发投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是在高镍三元、钴酸锂、富锂锰基和尖晶石镍锰酸锂等正极材料领域均有布局。
然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成果需要时间才能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尽管公司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市场竞争和技术突破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未来,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并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盈利能力,将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
天华新能2024年的财务表现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材料、防静电超净技术等领域的布局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增长点。然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将是公司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