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城网报道,自中国宣布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后,稀土金属价格在数周内达到了创纪录的高位。截至5月1日,欧洲镝价已自4月初以来上涨两倍,达到每公斤850美元(约6180.6元人民币)。铽价则从每公斤965美元(约7016.9元人民币)上涨至3000美元(约21814.1元人民币)。重稀土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了电动汽车和其他产品中使用的电机成本。东京大学工业科学研究所教授冈部彻说:“长期的供应限制可能会使整个电动汽车生产无法进行。”
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对部分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拥有优异的磁、光、电、催化等物理和化学特征,是调控提升光、热、电、磁等先进材料性能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是先进武器装备、航空航天部件、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战略性产业的关键原材料支撑。
稀土(资料图)
中国的禁运,使得美国的军火生产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有一种叫钇的金属,用在雷达、激光器和高温喷管的涂层上,没有它,这些系统很难正常工作。还有一种叫做镝的金属,可以在极端高温下保持磁性材料的稳定,这对于发动机和导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元素,美国的第6代战斗机,也就是特朗普刚刚批准的F47,是没有希望飞上天的。
为此,特朗普拟授权美国企业在深海开采富含镍、钴、锰和稀土元素的多金属结核。这些深海矿石被称为“金属土豆”,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池、军事装备和电子产品的关键原料。开采后的矿产将被纳入美国战略储备,以应对“未来与中国的潜在冲突或供应链中断”。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这并非合规。事实上,美国在很大程度上缺席海底采矿的国际谈判,而且它尚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此外,这项技术也需要时间来验证。专家表示:“特朗普团队囤积太平洋海底金属资源,可能是想控制相关海底可开采资源的区域,但目前海底开采矿产的条件还不成熟,除了天然气、石油有少量开采外,其他海底资源开采技术尚未完善。”即使在成熟的地表开采,形成规模性生产效率也需要10年以上。
受中国出口管制的影响,许多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企业,例如特斯拉、洛克希德・马丁等美企的股票迎来暴跌。不少美国金融专家分析称:这是“贸易战”以来最致命的一击。要说中方为何会反制,都是美国自找的。特朗普连续对话进行关税施压,面对美方的单方霸凌,中方才进行了有力回击,这次针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就是我们反制的关键一环。中重稀土出口,无异于一把“利刃”,直插美国的“工业心脏”。中方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我们拥有足够的实力。
美国民众反关税(资料图)
感受到压力,特朗普宣称将“大幅下调”对华高额关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表示,中美关税对峙难以为继,预计“不远的将来”将出现“降温”。特朗普对华关税“松口”,是否意味着他彻底放弃了关税战、贸易战的强硬立场?分析人士指出,这背后很可能还有战略试探的意图。不过,中国坚持强硬反制、深化改革,足以抵御外部冲击。中美贸易博弈将持续波折,中国以确定性应对是破局关键。中国坚守立场,也会给更多国家对抗美国霸权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