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使用:巩固与AI渗透并存
2024年英国成年人在媒体技术的使用上以“巩固现有设备”为主基调。受生活稳定性及经济压力影响,仅少数人购置新设备,部分用户甚至选择降级设备或取消付费电视订阅,转向流媒体服务。不过,AI工具的应用显著增加,办公族普遍使用ChatGPT、Microsoft Copilot等工具处理重复性工作,部分人还将其用于个人生活,如撰写申请、规划旅行等。
智能家居设备方面,智能门铃因安防功能成为新增长点,但用户对订阅服务的抵触情绪明显。健康管理领域,超半数参与者借助智能设备和应用监测健康数据、制定健身计划,Headspace等心理健康类应用也获得一定认可。
二、内容消费:平台分化与公共服务信任波动
在线点播观看趋势持续,智能电视的普及推动了BBC iPlayer、ITVX等公共服务平台(PSB)的使用,但公众对BBC的信任度较往年有所下降,牌照费争议凸显。不过,《贝茨先生 vs 邮局》等PSB剧集因聚焦社会议题获得好评,被视为公共服务广播的典范。
YouTube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尤其在男性群体中,其已超越传统电视和流媒体成为主要观看平台,内容涵盖体育赛事、小众兴趣播客及“如何做”指南。相比之下,社交媒体使用更趋谨慎,多数用户减少无目的浏览,但TikTok仍是年轻群体的例外,其算法推荐的个性化内容使其成为重要信息来源。
三、隐私与安全:数据交换的“必要之恶”
多数参与者将提供个人数据视为使用在线服务的“必要之恶”,态度趋于被动接受。尽管诈骗电话和邮件频发,但用户对识别此类威胁的信心较强,主要通过核查发件地址、咨询家人等方式应对。不过,AI生成内容的泛滥引发新担忧,部分参与者对社交媒体上的深度伪造视频表示担忧,依赖用户评论来辨别内容真实性。
四、新闻获取:两极分化与主流媒体信任危机
新闻消费呈现明显分化趋势,乌克兰和中东冲突报道加剧了公众态度的两极化。BBC新闻仍是最广泛使用的新闻服务,但其公信力面临挑战,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群体认为主流媒体未能反映其观点,转而依赖社交媒体和YouTube上的替代信源。2024年大选报道中,主流媒体的对抗性辩论模式遭批评,多数参与者认为媒体报道未显著影响其投票决策。
五、二十年媒体生活反思:技术双刃剑与AI未来
回顾20年,智能手机被公认为影响力最大的技术,其重塑了通信、内容消费和社会互动模式。参与者既认可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信息获取渠道的拓展,也担忧技术更新压力、隐私泄露及家庭生活碎片化等问题。对于未来,AI被视为关键变量,尽管其长期影响尚不明确,但教育、就业领域的潜在变革引发广泛讨论,部分人期待技术反叛,回归简单生活。
六、典型案例与群体差异
不同年龄和社会背景的参与者呈现显著差异:年轻群体更依赖TikTok和YouTube,中老年用户则坚守传统电视和广播;高收入群体更倾向于使用智能设备管理健康和财务,低收入群体则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和价格比较网站应对生活成本压力。此外,父母群体在平衡子女技术使用与保护方面面临挑战,对学校禁手机政策普遍持支持态度。
总结:2025年的研究揭示了英国成年人在媒体技术应用上的务实态度,AI的普及与公共服务媒体的信任危机成为核心议题。技术发展在提升生活便利性的同时,也加剧了数字鸿沟和社会分化,未来需在创新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