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5月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3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已经较上个月减少了约189亿美元,减少至7654亿美元。而英国在增持289亿美国国债之后,已经超过中国成为了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国,总持有量达到了7793亿美元。
除此之外,日本目前仍然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在3月增持49亿美元国债后,日本目前总计持有11308亿美元美国国债。
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减持。中国由美国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英国变为第二大债主。3月正值本轮美债市场动荡前夕。美国财政部2025年3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3月增持4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为11308亿美元,依然是美国第一大债主。中国3月减持189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654亿美元,为今年首次减持。
一直以来,美国凭借美元霸权,肆意挥舞金融大棒,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频繁加征关税,搅乱全球经济秩序,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国减持美债,正是基于对美国金融风险的审慎判断和对自身经济安全的战略考量。美国债务规模如滚雪球般膨胀,已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仅2025财年前5个月,联邦财政赤字就达1.147万亿美元,创同期新高。债务违约风险高悬,美债信用岌岌可危。
据福克斯新闻网5月14日消息,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国债单日增长超9亿美元,十年内或升至54万亿美元。这相当于人每天一睁眼,就要为国债多背9亿美元的债务。若按这个速度滚雪球,十年后每个人身上将分摊16万美元债务,相当于一辆特斯拉Model S的价格。最近金融市场就像坐过山车,美债收益率集体发飙。3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摸到5%天花板,10年期突破4.5%心理关口,吓得华尔街交易员直冒冷汗。
特朗普(资料图)
虽然中美日内瓦会议联合声明已经生效,但美国显然不甘心就此对华让步,还在寻求进行第二波交锋。日前,美国施压全球其他国家,声称如果使用了中企华为的AI芯片,就是违反了出口管制,这会带来“严重后果”。紧接着,美国国务院又发布一份声明,要求美洲开发银行(IDB)和其他金融机构不得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企提供贷款,因为中方的项目“威慑地区安全”。
在本轮美债减持操作完成后,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已低于英国。当前,日本、英国与中国依次位列美国国债的前三大海外持有国。一方面,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使得持有美债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另一方面,从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中国对美债的信心有所动摇。在此轮关税战爆发后,市场情绪显著波动,大规模的美债抛售行为导致美债收益率急剧攀升。
华尔街(资料图)
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重要持有国之一,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特朗普政府政策对美债信誉产生负面影响之前,中国就提前预判到了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开始逐步部署抛售美债。这一决策体现了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战略眼光和风险意识。通过提前抛售美债,中国可以降低自身外汇储备对美债的依赖,优化资产配置,减少因美债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
美债(资料图)
近期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从5月初的4.25%上行至15日的4.45%,累计涨幅达20BP。从原因看,一是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后,关税下调意味着美国衰退风险随之下降,美联储短期不急于降息。二是特朗普减税法案迎来较大突破,对美国政府赤字影响不容小觑,美债利率中枢或有进一步上行风险。现有研究显示减税法案落地后,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规模约在4000亿美元/年,指向美国政府赤字平均每年将多增20%,将长期抬高美债利率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