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电投旗下电投能源百亿级煤电资产注入,到上海、深圳等地密集出台的并购支持政策,一场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目标的战略重组浪潮正在重塑国有资本布局。
与过往以“做大”为导向的重组不同,本轮央企并购重组呈现三大特征:
战略聚焦性
——80%以上的重组案例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电投通过整合白音华煤电,将褐煤产能从4800万吨提升至6300万吨,同时强化“煤电联营+风光氢储”一体化布局,使火电装机规模增长超40%,新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0%。这种“传统能源保供+新能源转型”的协同模式,成为能源央企转型的标杆样本。
市场化导向
——政策层面持续松绑。证监会“并购六条”明确提高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创板企业收购未盈利“硬科技”标的。华润集团以138亿元入主长电科技,正是通过资本运作快速切入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
产业链深度整合
——同业竞争化解与产业生态构建并行。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后,造船完工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突破25%,供应链协同效应使吨钢采购成本降低12%,交付周期缩短18%。这种“1+1>2”的整合逻辑,正在军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加速复制。
政策组合拳为并购重组按下加速键:
顶层设计定调:国务院国资委将2025年定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明确要求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达35%,较2022年提升10个百分点。
地方政策竞合:上海提出三年培育10家头部企业、形成3000亿元并购规模,深圳设立“并购重组14条”专项基金,北京证券交易所开通绿色审核通道。三地政策形成“科技金融+产业整合+资本运作”的协同效应。
监管机制创新:证监会推出“小额快速”审核机制,将重组审核周期压缩至45个工作日,较传统流程缩短60%;同时允许定向发行可转债支付对价,为并购方提供灵活融资工具。
为此我今天经过深度研究后整理出几家相关公司,尤其最后一家是3.8万亿“国家电网”资产整合,首选重组目标。
远达环保:国家电投旗下公司,拟收购五凌电力和长洲水电股权,未来可能成为国家电投境内水电资产的整合平台,涉及水电资产整合。
大唐发电:大唐集团旗下公司,整合内蒙古、山西煤电资产,并配套风光项目,推进煤电与新能源协同转型。
洪都航空:洪都科技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注入洪都航空,实现了航空工业集团内部资产的优化配置。洪都航空作为集团的重要平台,未来有望继续参与军工资产整合。
电投产融:拟置入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100%股权,成为国家电投核电资产的整合平台,是核电领域重组的重要标的。
最后就是我给大家挖掘出来的那家3.8万亿“国家电网”资产整合,首选重组目标。
为避免打扰主力,想知晓公司名字的朋友唻忪枞䪽:听风说市,既可以知晓。深知小散不易,愿与大家共前行!
1,国资旗下电力公司,已收购9省电力公司所属电网节能业务及资产;
2,3月5日董事长辞职+3月22日修改公司章程+近期召开股东大会;
3,近期底部十倍放量,底部不断抬高,捕捞季节发强势金叉反弹,近期主力净流入超10亿,随时停牌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