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185个国家和地区无理发动“对等关税”贸易战,令人瞠目结舌。对此,中国坚决反对,并先后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坚定捍卫自身权益,坚决回击经济霸凌。
在美国制造的巨大混乱和不确定性下,全球资本市场大幅动荡以及剧烈震荡的大背景下,酒类行业却成为资本的避风港,尤其中国白酒板块更是被称为“避险神器”之一。数据显示,4月7日至9日这三天,在A股285个细分行业中,中位数跌幅超过9%,而白酒指数仅下跌了1.58%;4月10日,白酒股收盘上涨2.12%,其中17只白酒股上涨;4月11日白酒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15%,贵州茅台领涨。中国白酒成为最抗跌,最领涨的板块之一。
为什么酒类行业能成为资本的避风港?白酒板块是市场资本的“避险神器”?
有观点认为,在全球化贸易摩擦加剧及资本市场动荡的背景下,中国白酒板块凭借其独特的行业属性和市场表现,成为资本的“避险神器”。这一现象背后,既有消费端的刚性需求支撑,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白酒行业韧性和确定性的认可。
》消费刚性与市场需求稳定: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消费品的代表,具备刚性需求属性。其消费场景覆盖日常饮用、社交宴请、节日礼品等,需求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小。即便在经济下行期,白酒消费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尤其是高端白酒的社交属性和品牌溢价使其成为“面子消费”的刚需选择。
例如,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头部品牌通过提价策略和限量供应,维持了市场稀缺性,进一步巩固了其抗周期能力。此外,大众酒市场(如百元价位带)的崛起,通过高性价比和品质升级吸引下沉市场消费者,成为行业新的增长引擎。
》机构抱团与资金避险需求:白酒板块长期受到机构投资者青睐,成为资金避险的核心标的。2025年数据显示,持有白酒股的基金数量超过3000支,机构抱团现象显著。在资本市场动荡时,资金倾向于流向盈利确定性高、现金流稳定的行业。白酒企业的财务表现(如贵州茅台毛利率长期超90%)和稳定的分红政策,使其成为“类债券资产”,吸引避险资金涌入。
例如,2025年4月白酒板块的回购与增持金额达86.66亿元,头部企业通过注销股本、优化股东结构等操作传递信心,进一步强化市场对其价值的认可。
》行业政策与结构性升级:白酒行业近年来的政策支持与结构性调整,增强了其抗风险能力。例如,头部企业通过高端化、年轻化、国际化战略拓展市场,同时大众酒市场通过“质价比”提升竞争力,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行业集中度提升加剧了分化:TOP5酒企(茅台、五粮液等)营收占比达43%,优势资源进一步向龙头集中,中小酒企则面临出局压力。这种“强者恒强”的格局,使得资本更倾向于押注头部企业,形成避险效应。
》经济周期中的“防御性”特征:白酒板块的低波动性和高确定性使其具备典型的防御性特征。历史数据显示,白酒指数在大盘下跌时的跌幅显著小于其他行业(如2025年4月A股中位数跌幅超9%,白酒指数仅跌1.58%)。
此外,白酒行业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联度较低。例如,疫情期间消费板块普遍承压,但白酒企业通过电商渠道拓展和产品创新(如低度酒、健康概念酒)成功对冲风险,维持业绩增长。
》文化与资本的长期共振:白酒行业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品牌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茅台、五粮液等品牌不仅是消费品,更被视为文化符号和投资标的。这种“稀缺性”在资本市场上被放大,形成独特的估值逻辑。
同时,外资对白酒板块的持续增持(如北向资金长期配置茅台),进一步巩固了其避险地位。即便在行业调整期,资本仍愿为确定性支付溢价,动态市盈率维持在20倍以上。
》白酒的海外市场占比较小:本来这几年,名酒都在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例如,在五粮液“12.18”大会上,公司提出将“国际市场”列为2025年重点目标;在2024汾酒全球经销商大会上,汾酒明确“打造汾酒为全球有影响力的酒类品牌”为汾酒复兴纲领第二阶段目标。和往年相比2024年中国白酒的出海情况总体表现也是良好,出口额和出口量均有显著增长。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的数据,2024年中国白酒全年出口额为9.7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出口量1642万升,同比增长6.3%12。在出口酒类中,白酒继续领跑,成为出口酒的第一大品类,占比51%。
但是,中国白酒作为全球烈酒市场的重要品类,2024年出口额仅占全球烈酒市场份额的0.71%,从出口量仅占当年国内白酒产量的0.39%。另据有关数据,2024年中国白酒出口额约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亿元),仅占白酒行业销售收入约1%。
从名酒企业的出口看,去年茅台来自国外的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为51.89亿元,同比增长19.27%,高于国内增速,但从占比看,也仅占茅台酒类收入的3.04%。而其他名酒企业的公开资料中,几乎没提及和显示海外收入的具体数据。而且,中国白酒的海外市场不仅只有美国市场,还有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因此,美国市场对中国白酒企业整体业绩影响微乎其微。
综上,白酒板块的避险属性源于其需求刚性、机构抱团、政策支持、文化护城河以及出海占比小的多重叠加。但是,中酒融媒也洞察到,白酒虽有避险逻辑的可持续性,但其也隐藏着潜在风险:政策风险——消费税改革、禁酒令传闻等可能冲击市场信心;估值泡沫——部分酒企市盈率已偏离历史中枢,需防范回调压力;消费代际变化——年轻群体对白酒的接受度下降,行业需通过创新(如低度化、健康化)维持长期增长。
于此,中酒融媒提醒:白酒板块的避险功能在中短期内仍将存在,但其长期价值需依赖行业的持续创新与结构性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