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在全球经济复杂动荡的背景下,加拿大这颗北美经济的重要棋子正显露出疲态。彭博社最新调查显示,加拿大经济或已步入技术性衰退的边缘,二季度经济预计按年率萎缩1%,紧接着第三季度继续收缩0.1%。这一趋势背后,是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冲击,出口骤减、失业率上升、家庭消费萎缩以及房地产市场降温,成为加国经济疲软的鲜明写照。
贸易紧张局势的激化,是当下加拿大经济问题的导火索。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频频通过加征关税和威胁施压的手段,意图重塑全球供应链,谋求经济上的“美国优先”。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其出口依赖程度极高。年初时,部分美国进口商提前囤货,急速消化需求,导致当前季度加拿大出口暴跌7.4%。虽然有分析师预计出口后续或略有回升,但整体外贸环境依旧黯淡。出口一旦失去活力,加拿大经济的外部增长引擎难以维持动力,内需端压力便开始显现。
失业率的攀升预示着经济滑坡的传导效应正逐步加深。调查显示,下半年失业率可能上升至7.2%,这是加拿大近年来罕见的高位水平。劳动力市场紧张,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信心。消费是经济的“半壁江山”,消费者变得谨慎,自然会拖累整体经济表现。与此同时,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也在阴影笼罩下明显降温,房价与成交量双双下跌,住房开工量预计将进一步减少,房地产作为经济重要支柱的作用逐渐削弱。
通胀压力的存在令加央行面临两难抉择。当前通胀高于央行2%的目标水平,第三、四季度通胀预期分别为2.1%与2.2%。在如此背景下,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虽称调整利率可能性不大,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前景仍然保持高度关注。央行试图在稳增长与控通胀间寻求平衡,但贸易摩擦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极大限制了货币政策的灵活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加拿大总理卡尼对未来美加关系的预警。他明确表示,长期深化的经济整合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两国关系将更趋复杂。卡尼的警告非空穴来风。美国对加拿大的态度出现显著转变,从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转为以保护主义为旗帜的施压者。七国集团峰会前夕,卡尼与特朗普的会谈备受关注,如何在对抗中寻求合作,避免进一步恶化贸易环境,成为两国领导人的重要课题。
加拿大经济的这场“技术性衰退”不仅是数字的下滑,更是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缩影。作为北美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加拿大不得不面对外部环境的恶化及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长期依赖对美出口的经济模式正遭遇瓶颈,单靠传统增长引擎难以持续。如何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改善经济结构,是加拿大未来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贸易战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从劳动力市场、消费信心到房地产走势,再到通胀及货币政策,每一个环节都因贸易紧张而受到波及。这种多重压力叠加,放大了经济风险,令加拿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朗普时代的“贸易战”策略带来的冲击,远比外界预期更深、更广,显示了全球化进程中的脆弱性和风险。
当然,加拿大经济的衰退不能完全归咎于外部贸易摩擦。全球经济放缓、科技变革带来的产业调整、人口老龄化等内生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加拿大需要在短期应对贸易摩擦冲击的同时,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推动创新和多元化发展,以增强经济韧性和竞争力。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加拿大政府和企业需要更积极地适应变化。加强与其他国际市场的联系,开拓新的出口渠道和合作模式,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是减少对美依赖、降低风险的关键路径。同时,加拿大社会也需要做好迎接经济波动带来的社会挑战,包括就业支持和社会保障的强化。
贸易战带来的经济挑战,揭示了全球经济治理和多边贸易体系的严重缺陷。加拿大作为自由贸易的坚定拥护者,在面对美国单边主义施压时,必须寻找更有效的外交和经济应对策略。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坚持公平合理的贸易规则,促进多边合作,维护开放型经济,是所有国家必须思考的问题。
眼下,加拿大的经济未来既充满压力,也潜藏机会。技术性衰退的阴影提醒着政策制定者,过去赖以成功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贸易战的狂风骤雨中,谁能找到稳固的立足点,谁就能在未来全球经济版图中占据优势。加拿大走出阴霾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对抗贸易摩擦,更在于重新塑造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合作格局。
总理卡尼的警告极具现实感,也对加拿大政策走向发出了信号。面对美加关系新阶段的挑战,加拿大不能再寄希望于“过去的黄金时代”,而应着眼于全球新经济格局的重塑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此次经济衰退或许只是开始,但正是这个节点,决定了加拿大能否在全球动荡中找到新的方向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