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市公司的ESG的风险点,
经深入研究和论证,
#论企业社会责任#
王连升认为,
上市公司ESG(环境、社会、治理)风险是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核心挑战,涉及合规性、声誉、运营稳定性等多方面。
上市公司ESG暴露出十大风险问题,
一是生产安全与污染排放,风险表现在制造业、采矿业等高危行业易发生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或污染物超标排放(废气、废水、固废)。如,2024年一季度制造业安全风险事件占比超70%,陕西煤业因生产安全问题被处罚23次。
二是资源利用与绿色转型压力,风险表现在高能耗企业面临碳排放配额收紧、环保技术升级压力。若未能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可能触发政策处罚或市场准入限制。
三是消费者权益侵害,风险表现在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问题、服务承诺不兑现等。如,劲仔食品因“深海小鱼”宣传争议被质疑误导消费者,引发舆论危机;拼多多、京东2024年三季度因虚假营销被投诉283起,占社会风险事件的近1/3。
四是员工权益保障不足,风险表现在拖欠工资、劳动纠纷、职业健康风险。建筑业和制造业是重灾区,如中国铁建2024年一季度因薪资纠纷被多次处罚。
五是财务造假与信息披露违规,风险表现在虚增收入、利润操纵、信披不及时。2024年超103家上市公司因信披违规被立案,如ST智知连续三年财务造假被罚850万元,ST证通因信披问题被罚400万元。典型案例如迈威生物董事长刘大涛因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叠加公司持续亏损(2024年亏损10.44亿元),暴露治理与内控失效。五是关联交易与利益输送,风险表现在控股股东或实控人通过违规担保、资金占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例如,迈威生物为子公司提供超31亿元担保,资产负债率飙升至69.86%,偿债压力剧增。
六是高管行为失范,风险表现在高管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违反职业操守。如中国平安、中国财险因保险业务违规(欺骗投保人、虚构中介业务)被处罚。
七是供应链ESG风险扩散,风险表现在上市公司对供应商或子公司管理不善,导致风险传导。如,中国建筑2024年一季度79起风险事件中,57起源于分支机构或供应链。
八是金融行业连带风险,风险表现在银行信贷管理漏洞、保险业务违规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如,2024年三季度,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6家银行因信贷管理不到位被罚,涉及风险事件274起。
九是监管趋严与合规成本上升,风险表现在ESG信息披露指引强化(如沪深交易所强制披露要求),企业需投入更多资源满足合规要求。如,2024年ESG监管罚款超百亿,企业若未及时调整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十是投资者偏好变化,风险表现在ESG评级低的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如贷款利率增加10%)、机构投资者撤资。如,迈威生物因ESG评级波动(BB级)影响港股IPO进程。
综上,上市公司ESG风险具有多维联动性,随着ESG监管深化和投资者关注度提升,需从战略层面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王连升,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战略合作部部长、研究员
王连升建议,
未来,上市企业应强化内控与合规体系,建立ESG专项审计机制,定期排查财务、供应链等风险点,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主动披露碳排放、供应链管理等关键数据,减少信息不对称,优化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独立性,避免高管权力集中导致的决策风险,绿色技术创新投入,通过技术研发降低环境风险,同时争取政策补贴,利益相关方沟通:定期与投资者、消费者及监管机构互动,修复声誉损失,以实现长期价值与合规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