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孩子王(301078)、润本股份(603193)、爱婴室(603214)、梦洁股份(002397)、金发拉比(002762)、贝因美(002570)、可靠股份(301009)、中国飞鹤(06186.HK)、宝宝树集团(01761.HK)、好孩子国际(01086.HK)、纽曼思(02530.HK)等
行业发展历程:“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阶段
回顾我国母婴行业发展历程,可大致将其分为几个阶段:
探索期(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国外育儿文化逐步引入国内。与此同时国外母婴品牌和产品开始进入国内,消费者开始接受奶粉、纸尿裤等现代母婴用品。购买渠道主要是商超及百货商店,市场上仅存在少量的母婴用品专卖店。
发展期(2000-2010年):母婴产品逐渐被国内消费者接受,产品品牌和品类逐渐丰富,线下母婴店开始初具规模,逐渐形成了区域性连锁市场。与此同时,线上母婴社区及购物平台开始广泛运用,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爆发期(2011-2018年):随着网购的普及,线上母婴平台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线下母婴店形成一定规模,逐渐取代商超成为线下母婴消费第一大渠道。
整合期(2019年至今):随着微信、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线下平台开始借助实体门店及会员体系大力发展私域流量。与此同时,线上母婴平台利用KOL和KOC等内容优势大力发展母婴社区。未来基于消费者“到店+到家”的不同需求,打造“线上+线下”全渠道购物场景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全球母婴产品多元化趋势加深
全球母婴行业发展兴起于上世纪50-60年代,日本、美国等国正值婴儿潮一代出生,母婴行业迎来了大规模发展的契机。一些连锁品牌,如西松屋等相继出现,并不断扩张门店。随着,日本、美国等国母婴市场的繁荣发展,至1990年左右发达国家的母婴市场日趋成熟,随后国际品牌开始开拓海外市场,逐渐进入中国等国家。中国等国内母婴品牌此时也相继崛起。2011年起,母婴产品开始线上化销售,母婴电商兴起。未来,母婴产品将更加多元化,销售渠道和模式将不断创新以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
全球婴儿化妆品和洗漱用品消费占比最大
据grand view
research,婴儿化妆品和洗漱用品占据了全球婴儿用品33.5%的份额,主要是由于尿布和湿巾对于保持婴儿适当的卫生和清洁至关重要,父母越来越意识到保持婴儿清洁和干燥的重要性,这些产品提供了方便卫生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父母的认可。其次是婴儿食品,占据25.3%的市场份额,婴儿食品的配方易于婴幼儿食用和消化,有多种品种、口味和形态可供选择,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工薪阶层繁忙的工作日程以及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正在推动对婴儿包装食品的需求,另外父母对婴儿营养的日益关注,是推动该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
我国育龄女性人数呈波动减少趋势
在人口统计学中,育龄女性是指15-49岁的女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育龄妇女规模正逐步缩小,从1982年的2.5亿逐年增加至2011年的3.8亿峰值,之后以年均618.9万人的速度下降,到2022年已降至3.1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2025年中国15-49岁育龄女性数量将比2020年减少1
600多万人。其中,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女性数量也呈现波动减少的趋势,并且生育主力人群由22-29岁逐渐转变为25-33岁。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母婴用品行业发展前景展望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