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连出四拳,打击中国的背后动机!
特朗普政府最近再次加大了对中国的打击力度,虽然在中美贸易战中双方曾短暂达成妥协,且关税暂时没有进一步变化,但美国依然不放松,采取了四项强硬措施,尤其是其中的第四拳,令人愤慨!
第一拳:全面断供AI芯片,重创中国芯片产业
尽管中美贸易战暂时得到缓解,许多人误以为特朗普政府可能会放慢对中国的打压步伐,但这一猜测显然过于乐观。正如经济学家占豪所提到的,只要美国仍视中国为其战略竞争的头号对手,这样的打压就不会停止。只有当中国的GDP超越美国,并在科技领域突破美国的封锁时,现状才可能发生根本改变。而这正是美国两党在对华政策上的共识。
在“关税战”稍有平息之时,美国立刻将目标锁定在芯片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打压行动。美国不仅与中东某些国家达成合作,计划建设超级计算中心,还全面停止了向中国出口AI芯片。黄仁勋,曾多次强调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但随着中东市场逐渐替代中国市场,他的立场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宣布不再向中国出口AI芯片,甚至连简化版的AI芯片也一并断供。
更为严厉的是,美国于2025年5月15日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加强对中国AI芯片的出口管制,要求全球公司不得向中国提供华为昇腾系列芯片。这意味着不仅中国无法直接从美国采购芯片,甚至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芯片也将面临严厉的制裁。
此外,美国政府还对全球三大EDA巨头(Synopsys、Cadence、与西门子)施压,要求它们停止向中国的部分客户提供芯片设计软件,尽管初期这一措施主要针对军事相关企业,但若效果显著,白宫很可能会迅速扩大制裁范围。幸运的是,中国早已在自主研发国产EDA软件方面取得了进展,否则此次打击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不过,从长远来看,美国的封锁只会加速中国在该领域的自主研发,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二拳:大飞机技术封锁
根据《纽约时报》28日的报道,美国已暂停向中国出售多项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喷气发动机技术。此举显然意在打压中国商飞公司在大型客机领域的进展,特别是针对其C919项目。中国商飞公司目前正与波音和空客等全球巨头竞争,而美国显然不希望中国的C919以及未来的C929、C939等项目能在全球航空市场上与波音抗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的封锁确实对中国产生了一定压力,但中国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的布局早已超出美国的预期。中国航发集团目前正在研发CJ1000A与CJ2000等国产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其中CJ1000A是中国首款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发动机,已经为C919提供了动力。美国暂停对中国的发动机出口,不但不会阻止中国的进步,反而可能加速中国发动机技术的成熟。
早在2011年,CJ1000A的研发工作就已启动,并于2023年1月完成了挂装试验。经过两年的多次试飞与调试,这款发动机有望很快投入量产。而中国的歼-20战斗机更是凭借先进的发动机技术,远超美国的F-22,这证明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已迅速赶超美国。
第三拳:限制留学生签证
2025年5月28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将加大对中国留学生签证的撤销力度,特别是在理工科领域。这背后隐藏的意图,是试图阻止中国的高端人才进入美国。然而,这一举措的短视性和愚蠢性不言而喻。首先,中国在许多理工科领域已经赶超美国,其科技水平不断突破。其次,美国的很多文化和技术渗透,恰恰通过中国留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得以实现。
因此,美国的此项政策不仅无法阻止中国科技的进步,反而可能成为中国的有利因素,激励更多中国学子留在国内接受教育,推动中国的创新发展。此外,留学生的减少可能促使中国的教育体制进一步独立,促进本土人才的培养。短期内,虽然这一政策可能对中国的留学输出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几乎不会对中国的科技进步产生实质威胁。反而,这一举措暴露出美国在技术和创新领域逐渐丧失优势的事实。
第四拳:借“印太战略”扰乱中国周边局势
在香格里拉峰会期间,中国防长未亲自出席,中国代表团的最高级别仅为少将。与此同时,美国及其盟友的防长频频在峰会上发言,批评中国的举动,迫使中国做出反应,决定不派出高级代表团参会。峰会的主题围绕美国的“印太战略”,显然意图将中国置于敌对阵营,利用东南亚国家来牵制中国,挑起区域纷争,进一步封锁中国的发展空间。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战略布局并未得到预期的效果。近年来,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稳步上升,通过积极参与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南太平洋外交活动等,中国的外交影响力日益增强。即便美国加大了在印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并通过制造地区紧张局势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但这些举措不仅难以达成战略目标,反而暴露了美国自身在这一地区的困境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