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贸易战升级后只坚持了18天,就已经处理不了烂摊子了。
日前特朗普也终于不等电话了,直接表示准备“大幅度减免对华关税”,对华保持友好。
为什么扬言要“斗到最后”的美国政府率先求和了?
在美国的媒体上,所报道的中美贸易战的正式打响是从4日开始的。
以中国向美国还击“对等关税”为节点,特朗普的态度不到两周就出现了各种“里程碑”式的变化。
先是贝森特强硬威胁,表示如果谁报复就会受到严重代价;
后续9日特朗普又宣布对中国单独加税,要对华战斗到底;
11日特朗普再度表态,希望能讨论达成协议的问题,他声称正在等中国的电话;
过了不久之后白宫又声称“电话应该让中国先打”“球在中国的一方”。
与此同时美国一边释放谈判信号,一边将关税加到145%的水平线上,完全看不到诚意所在。
那么回顾过去的这半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首先是美国的能源与农业产业在贸易战中遭受重创。
在能源领域,中国作为美国原油的重要进口国,大幅削减了从美国的进口量。
据统计,贸易战开始后,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量较之前减少95%。
这使得美国能源企业库存积压严重,价格下跌,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美国能源业单月损失巨大,许多小型能源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和破产的风险,这些企业还有不少之前是支持特朗普的。
包括大豆、肉类等“深红州”基本盘,都体验到了市场震荡。
在金融领域,美元、美债、美股全部遭到重挫。
随着美元汇率一路下跌之后,债券市场也未能幸免,收益率曲线出现异常波动。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一现象通常被视为经济衰退即将来临的强烈信号。
历史数据显示,在过去多次经济衰退前夕,都出现了类似程度的国债收益率倒挂。
美元指数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一路下行。
与此同时,国际资金纷纷寻求避险资产,黄金价格一路飙升,美联储也敲响警钟。
此外,“关税战”仅仅开打了半个月,美国就业市场也开始感受到阵阵寒意。
在能源和农业领域,大量企业的减产和裁员直接导致就业岗位的流失。
能源行业因出口萎缩裁员,农业相关岗位减少。
在制造业领域,由于供应链的调整和订单的减少,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等行业的就业岗位也被迫裁撤。
特朗普在11日对中国进行的电子产品豁免,就是用来拯救摇摇欲坠的电子产品供应链.
一开始他们认为只是中国的问题,现在发现在中国拿不到货,美国企业也无法和其他卖家交易,这就是全球化贸易和“孤立政策”的冲突。
在关税战开打18天后即4月22日,特朗普终于坚持不住了,主动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国表态示好。
特朗普声称他“不会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强硬”,而是以非常友好的态度对待中国。
美国未来对中国的关税将“远远低于”他此前提出的145%,且他很乐观能和中国快速达成协议。
这是在关税战白热化之后,特朗普首次提出对中国“大幅减税”的可能性。
上次他还非常含蓄地表示,美国在谈判阶段会很慷慨,但前提必须要是中国主动打来电话。
美国媒体的报道提及,特朗普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找到盟友。
没有人愿意为了让美国减少“原来就不该有”的关税,对中国下狠手。
因为站在中美博弈的角度来说,大部分国家观望就是要看站哪方能拿到更多好处。
现在他们发现和中国合作前景很好,和美国合作本质上只会减免一部分关税,更何况这些关税还是特朗普临时起意加征的。
这也体现了国际政治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原理。
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之初,一些国家期望通过交涉手段获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利益,但很快他们发现并不现实。
消息人士表示,即便是在美国占据优势的西方世界,美国的“盟友”也并未完全配合其对中国的贸易遏制策略。
欧盟明确表示美欧关税谈判与中欧关系无关。
欧委会在4月中旬表示,会和中国谈判电动汽车关税,此外对华政策仍将“保持不变”,不会对中国脱钩。
这表明美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已无法单方面主导贸易规则,其试图构建“全球对华关税联盟”的设想难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的关税豁免承诺是对中美实力对比和相互依存现实的一种妥协。
他们继续如此耗下去,没有什么意义。
美国媒体也在规劝特朗普,前总统克林顿更是出面让特朗普“承认错误”。
原因是中美之间庞大的贸易往来本是基于双方的互补优势。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成本和规模优势,美国在高科技产品、农产品等方面有独特优势。
通过贸易,双方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果特朗普真的能做到承认这些误区,取消所谓对等关税,意味着美国重新认识到中美贸易正常化对双方经济的积极作用。
只要回归到互利共赢的轨道上来,中美关系同样能继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还有,特朗普的亲信马斯克也于22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
他还是会继续规劝特朗普降低关税,但有关关税的任何决定“完全取决于美国总统”。
这说明马斯克也在对特朗普“做工作”。
此外马斯克还明确表示,连他自己的出口公司都已经受到中国稀土管制的影响,其“擎天柱”人形机器人被稀土磁体出口“卡脖子”,目前难以制造。
由此可见,中国的反击策略对美国的影响要比表面上大得多。
特朗普早就撑不下去了,却还摆出站在优势位置上的姿态,这更像是在打肿脸充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