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进度条持续刷新
创始人
2025-06-10 08:34:53
0

近期,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正加速跑在增持回购路上。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新增计划方面,截至发稿,年内有3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控股股东增持计划、27家披露回购计划。进展方面,自今年4月以来,披露最新增持和回购进展的公司数量分别为29家、18家。

近期,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正加速跑在增持回购路上。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新增计划方面,截至发稿,年内有3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控股股东增持计划、27家披露回购计划。进展方面,自今年4月以来,披露最新增持和回购进展的公司数量分别为29家、18家。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在今年4月的“增持回购潮”期间披露增持和回购计划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正快速付诸行动,将真金白银快速落到实处。

央企股东增持加速

多公司兑现超亿元承诺

电科芯片6月6日公告称,4月16日至6月5日期间,控股股东电科投资以自有资金及银行股票增持专项贷款资金累计增持公司总股本的0.41%,增持股份成交金额为5734.35万元,累计增持股份成交金额2.07亿元。据了解,本次增持金额区间为2.5亿元至5亿元。后续,电科投资还将继续增持公司股份。

近两个月以来,已有2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控股股东增持的最新进展,其中多家公司的增持计划发布于今年4月的“增持回购潮”期间,展现了部分央企对市场化市值管理措施的成熟运用。

执行力最强的当数中国电研及其控股股东国机集团。据统计,中国电研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国机资本仅耗时18个交易日(4月18日至5月9日)就完成了总金额1.41亿元的增持,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62%,该增持金额也大幅超出增持计划的金额下限。

据统计,包括凌云股份、华电科工、鞍钢股份、东方电气、海油工程等10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今年4月披露增持计划后火速行动,向市场快速传递“被低估”和“看好自身发展”的明确信号。

从增持金额来看,多家央企本轮增持金额已破亿元大关。截至5月28日,中铝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增持公司股份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12%,累计增持金额约10.07亿元。中国铝业表示,中铝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后续将按照增持计划继续择机增持公司股份。回看上市公司今年4月披露的增持公告,中铝集团拟增持的总金额上限为20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增持回购潮”后,央企提振市场信心的举措还在继续加码。5月,中国黄金和中铁工业两家央企控股股东的增持计划陆续出炉。其中,中国黄金控股股东拟增持1.68亿元至3.35亿元,中铁工业控股股东拟增持1.6亿元至3亿元。

真金白银注销股份

央企回购含金量攀升

增持如火如荼,回购亦接连不断。近两个月以来,已有18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更新了最新进展,年内新增的回购计划达到27家。

石化油服6月6日公告称,公司已办理完毕2236.62万股回购股份的注销手续。据了解,上述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12%,回购金额约4196.52万元。石化油服表示,本次股份回购并注销的目的是为增强投资者信心,推进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

记者注意到,“注销式回购”已逐渐成为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选择。今年新增的股份回购案例中,以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的回购占比达到七成以上。

中远海控5月30日注销了已回购的5241.76万股A股股份。据了解,本次回购方案的首次披露日为4月9日,旨在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截至5月28日届满,实际回购金额为7.42亿元。此外,中远海控还在5月30日注销了9200万股此前已回购但未注销的H股股份。

从回购进展来看,部分央企在已回购金额超过回购计划金额下限后,仍表示将继续进行回购。截至5月31日,招商港口累计回购1518万股,占总股本的0.607%,回购资金总额为2.95亿元。经测算,招商港口的回购金额已达到金额下限的151%,公司也明确将继续实施本次回购方案。招商局集团旗下的中国外运和招商蛇口也在已回购金额超出回购下限后,选择继续推进股份回购。

另据记者统计,在今年4月的“增持回购潮”期间披露回购方案的部分央企,已经快速付诸行动。自4月14日董事会通过回购议案后,截至5月31日,国电南瑞累计支付回购资金总额已达1.75亿元。此外,中远海发、中国核电、江铃汽车在4月披露回购计划后,截至目前的累计回购金额也分别达到7385.19万元、4586.19万元和8777.36万元。

另一方面,由于回购股份目的为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的相关计划还需经过股东大会通过,部分央企正快马加鞭推进相关事宜。据了解,目前已有8家央企的回购计划通过了股东大会,后续也将加快首次回购的实施。

需指出的是,也有部分公司的控股股东增持及回购进展缓慢,自今年4月的增持计划披露以来,至今仍未有相关进展公告对外披露。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主动策略性等待”与“被动执行不力”两类情况。从历史案例分析,部分央企增持或回购的计划启动滞后,与运营资金和流动性的保障、集团整体资本运作安排,或公司对于市场的主观判断有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城建集团董事长常永春被查,... 北京城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永春。来源:北京城建集团官网 界面新闻记者 |白帆 近日,北京城建集...
原创 高...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最近,国际投行高盛...
大湾区酒价第15期|习酒窖藏1... 习酒窖藏1988多渠道价格跌至500以下,千元名酒价格小幅回升 今年“双11”,白酒价格波折不断。...
原创 玻... 作者:拉上窗帘 有朋友发来抖音视频,内容是福建曹德旺老板和他的私人飞机。 朋友问作者这是什么飞机? ...
2024年上半年经济总量出炉:... 今年7月份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经济情况,上半年GDP总量达到了616836亿元,同比增长5%...
疯狂小杨哥杭州办公总部出租,面... 据媒体报道,疯狂小杨哥杭州办公总部出租的消息引发关注。对此,三只羊集团方面回应称,公司即将搬迁,新地...
TK公会入驻最新行情分析,现在... 随着直播行业的迅猛发展,TikTok娱乐直播公会的入驻程序引起了众多内容创作者的热议。对于希望在这个...
陕西农信兴平联社召开2024年... 为全面总结上半年经营发展情况,深刻剖析问题,科学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8月1日,兴平联社召开2024年...
2024上半年小红书营销:深耕... 近几年,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阵地。小红书,凭借其独特的UGC分享社区氛围、人群反漏...
「大算投」超越比特币?比肩以太... 在区块链技术浪潮的澎湃推动下,市场迎来了众多颠覆性创新项目,其中,Aleo以其独到的视野与尖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