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件事挺受关注。一是6月12日商务部开了场新闻会,说已经批掉一批稀土相关出口申请;二是6月9到10号中美两方经贸团队在伦敦开了第一次正式碰头会,谈了两天。发言人何亚东在会上提到,双方按之前元首通话里定的调子,把一些具体合作措施框架聊出个初步共识。
为啥稀土出口批不批这么受关注呢?因为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九成还多,美国那边芯片厂缺材料总找借口,国内又反复说不会把资源当武器用。这次发布会明确说确实批了合规申请,但每个申请都得严格按规则走,不是谁开口子就放行。伦敦那次会其实谈了挺多内容,包括怎么巩固之前日内瓦会面的成果,双方都有要表达的诉求。中方说要保障其他国家正常需求,美方肯定想争取更多稀土供应稳定自家产业链。但话说回来,稀土里的东西有些涉及军民两用,不能随便卖,这也是规矩。
有意思的是,其他国家也在抓紧找出路。欧盟最近计划搞关键原材料法案,打算多挖自家矿或者跟非洲谈合作;日本企业已经开始搞稀土回收技术,听说能从废弃家电商务部那场发布会还提到下一步继续沟通对话,话听着普通但意思清楚——该谈的继续谈,该守的规矩还得守。其实之前也发生过类似事情,比如2010年中日因为钓鱼岛问题闹掰后,中国突然减少稀土出口,后来国际上压力太大又调整了政策,这次明显更注意在合规上做文章。
稀土开采其实一直有争议,内蒙古有些矿区过去污染挺严重,现在环保标准提上来,成本也跟着涨。这可能也是审批变严的原因之一,不能只顾卖钱不管环境。现在大家知道中美谈完伦敦会还没完,后面大概会继续磨合细节。美国那边智库不停写报告说中国想用稀土要挟,但实际情况是双方都在找平衡点。反正出口许可批了一部分,但具体给谁没给谁,咱也摸不准,不过估计都得符合那个合规要求。
现在大家都在看下一步会怎么走,既不会盲目乐观也不会觉得马上翻脸。毕竟生意经归根到底还是得靠实打实谈,单方面施压没用,规矩摆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