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消费者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金融环境,有助于提振消费信心。今年,正值兴业银行东莞分行扎根莞邑二十周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兴业银行东莞分行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多点发力、协同推进、人人有责、各司其职的工作体系,打造“党建+消保”深度融合的“大消保”工作格局,以红色动能守护群众“钱袋子”,为助力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贡献金融力量。
多措并举强化金融教育 提升群众金融素养
兴业银行东莞分行积极响应监管要求,进行全方位的金融教育活动。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活动期间,兴业银行东莞分行坚持践行消保工作人民性的要求,全行上下营造“讲消保”“学消保”浓厚氛围,同时积极开展“高管讲消保”活动,确保各项消保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该行搭建“线上+线下”“集中性+阵地化”金融教育模式,以官方微信、朋友圈、媒体等渠道开展线上宣传,以网点阵地及户外“五进入”等形式开展线下宣传,“3·15”监管集中活动期间,共开展线上+线下金融教育活动58场,触达消费者13.54万人次。
为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兴业银行东莞分行组织员工开展常态化金融知识普及活动。该行将金融知识普及纳入全行战略规划,建立“分行统筹,条线联动,全员参与”的常态化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机制,并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引导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商圈、进农村。截至4月,该行今年组织员工开展常态化自发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共90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金融知识,提示金融风险,解读消费者八项权利,提醒广大群众防范电信诈骗,谨防个人信息泄露,守好自身“钱袋子”。
为推进精准金融教育,兴业银行东莞分行聚焦重点人群开展金融知识普及。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该行聚焦外籍来华人员,普及在华支付便利性,主动将便捷支付知识延伸至外籍来华人员的生活场景中,重点介绍银行可兑换的外币币种、开户、境内工资收入购汇汇出、外卡取现等金融服务知识,助力外籍来华人员更好地融入中国金融生活。
打造便民服务 生态贴心服务“零距离”
“兴公益”品牌是兴业银行东莞分行坚持金融为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体现情怀担当、践行普惠金融、延伸“开放、共享”理念的具体表现。该行始终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引,将“兴公益”便民驿站融入网点特色生态建设中,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兴业银行东莞分行依托辖内营业网点推出“兴公益”便民服务区,为客户及广大消费者提供雨伞、应急医药箱、针线包等便民服务。
除此之外,在关爱特殊群体方面,兴业银行东莞分行为老年群体提供了老花镜、放大镜、爱心座椅、爱心抱枕、爱心窗口服务,为残障人士提供了轮椅、盲文卡等设施设备,为外籍人士提供了《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等。
近年来,兴业银行东莞分行聚焦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水平等建设,积极建设“兴公益”惠民服务示范网点20家、“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点”1家、“千佳示范单位”1家。
畅通投诉渠道 提升纠纷化解效率
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兴业银行东莞分行在手机银行、营业网点等线上线下渠道公示投诉热线、客户投诉处理流程,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通过网点客户意见簿开展满意度调查,广泛听取金融消费者意见和建议,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针对客户投诉,该行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提高问题的反馈时效和处理质效。通过强化事前消保审查、事中风险提示、事后溯源整改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
兴业银行东莞分行以为消费者解决“烦心事”为主旨,扎实开展各项投诉工作,有效促进客户投诉问题的处置效率。依托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积极化解金融纠纷,营造安全、放心的金融环境。
兴业银行东莞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把金融知识普及作为“践行初心、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大消保”工作格局,推动金融服务普惠化、高质量发展,不断助力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愿景,彰显社会责任与金融担当。
文 | 周晓玲
图 |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