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智慧医院多元化智能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方案(57页 PPT)
报告共计:57页
智慧医院物流革新:从“人工搬运”到“智能网络”的破局之路
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但医院物流系统却面临着严峻挑战。现代综合医院正朝着大规模、超大规模的医疗综合智能化楼群发展,如深圳南山医院建筑面积达50万平米,浙江金华人民医院东西长360米,南北241米,如此庞大的规模使得医疗动线过长,给物流运输带来极大困难。
医院物流涵盖洁物、污物等多种物资,涉及血库、手术、检验中心等众多部门。从统计数据来看,一家1500张床位的医院,每天物资传送总量达91立方、23.4吨,搬送次数高达1395次。其中,饮食搬运量占比近一半,达49.70%,重量占比32.50%;供给部门到使用部门的物资搬运量占20%,重量占比28.20%。不同物资运输时间要求差异显著,大宗计划物资运输时间可在5小时内,而小宗紧急临时物资如标本等则要求在10分钟内送达。
然而,当下诸多医院物流存在明显痛点。人流、洁物、污物三流混乱,严重影响医院正常秩序;运送效率低下,人工搬送依赖大量人力,如60人配合小推车和电梯完成每天的搬运工作;运行管理滞后,难以适应现代化医院的发展需求;物流设计与选型不当,导致实际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还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为解决这些问题,多元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应运而生。该方案以三维海容多元智能物流云平台为核心,整合了多种智能物流设备,实现了更安全的传输方式、更高的传输效率、更合理的医疗功能布局和更规范的管理。
不同的物流设备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气动物流适合小宗、频次高、紧急、临时的标本、血液制品、急救药品等运输,如5KG(2升)/瓶,运输时间约2分钟/次,适用于中小规模医院或作为主干物流系统补充。中型箱式物流可承载50 - 70KG(80升)/箱,运输时间约6分钟/次,能搬送95%的大宗、定时、临时物资,是中大规模医院的主干运输工具。AGV搬运机器人则解决了医院物资最后50米的自动搬送问题,可拉动200公斤货物,适合平层物品搬送,如手术室库房与各手术间的物资传输等。此外,还有手供一体化设备、垃圾被服回收系统等,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智能物流系统。
以箱式物流为骨干物流系统,通过收发工作站、提升机、水平传输线等设备,在院内形成独立的医用物品运输通道,以传输箱为载体,实现医疗物品的全自动快速、安全、平稳、高效发送与接收。其工作站形式多样,有固定工作站、折叠工作站、移动工作站等,可满足不同科室的需求。提升机也分为往复式和循环式,适应不同楼层和运输量的要求。
在多元物流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中,以费县人民医院项目为例,不同楼层设置了相应的物流关联科室,并针对各科室特点设计了物流工作站。同时,物流系统的消防设计严格遵循GB50016 - 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保系统安全运行。传输量分析显示,箱式物流每天传输量达1582箱2,气动物流340瓶2,根据不同物资的传输量和时间要求,合理选择提升机类型。
经济效益方面,以1500张床位的医院为例,物流系统投入成本2600万元,年耗电量51100度,费用4万元。按2018年北京人工平均成本7万元/年计算,60人人工总成本420万元,4.5年总收益达264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5年,4.5年后固定收益可达800万元/年。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智能物流系统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对于老旧医院楼的升级改造,面临着楼层低、吊顶设备满、护士站面积狭窄、楼内做井道破坏大等问题。解决办法是将物流水平线布局在楼顶或二楼外墙,垂直通道采用外挂方式,对井道较远的科室采用移动工作站设计,如山东省昌乐县医院和寿光市中医院的改造案例,为老旧医院物流系统升级提供了可行的参考。
智慧医院多元化智能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不仅解决了医院物流的现实痛点,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还为医院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相信智能物流系统将在未来的医院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57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