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个叫卡罗尔的专家最近给以色列支了个招:要是你们敢炸伊朗的石油基地,中国就得吃大亏。
为啥?因为伊朗给中国供了12%的石油,尤其山东那边的炼油厂有95%的油都靠伊朗。要是伊朗没油了,中国就得面临油价暴涨、原料短缺的问题。但实际情况可能没那么简单。
卡罗尔的建议其实忽略了很多关键点。首先,伊朗要是被炸了,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历史上伊朗多次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那里可是全球30%的石油运输通道。要是真被堵了,中国45%的进口石油都受影响,但更惨的是日本、韩国和欧洲,他们90%和88%的石油都要走这条道。油价可能直接飙到200美元一桶,美国加油站说不定又要排长队。
中国其实早有准备。就算伊朗断供,俄罗斯、伊拉克、加拿大这些地方能顶上。去年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原油就多了730万桶,直接挤占了美国的市场。国家还存了够用三个月的油,要是不够还能跟国际能源组织一起放库存。更长远的是,中国和沙特搞了150亿美元的太阳能电站,光伏设备出口增长了40%,新能源慢慢就能替代一部分石油需求。
伊朗自己也玩不起断供这招。他们和中国签了4000亿美元的大单,石油收入占财政的60%以上。要是真把中国得罪了,伊朗自己也活不下去。现在两国贸易有35%用人民币结算,制裁期间甚至涨到了83%。伊朗要是敢断供,等于自己砸自己的饭碗。
沙特、阿联酋这些产油国也不同意以色列的行动。他们警告美国,要是以色列炸伊朗,伊朗的代理人可能报复他们的油田。美国自己也怕油价涨到120美元,到时候经济肯定受影响,大选也悬了。
卡罗尔的建议其实是个馊主意。他只看到中国用伊朗油,却没算到连锁反应。中国早不是以前那个只能靠单一渠道供油的国家了。现在有俄罗斯、中东、北美多条线,还有战略储备和新能源做后盾。要是以色列真动手,可能反而加速全球去美元化,中俄北极航线贸易最近就增长了不少。
这事说明现代能源博弈不是谁断谁的油就能赢。中国这些年布局的多元供应、储备体系、新能源转型和人民币结算,已经织成了一张安全网。就算伊朗出问题,这张网也能兜住风险。美国专家可能以为找到了中国软肋,结果可能帮了倒忙,让其他国家更积极寻找不依赖美元的交易方式。
最后说白了,卡罗尔的建议就是个馊主意。中国早有准备,伊朗自己也玩不起断供,中东国家更不想被卷进去。这事要是真发生,受伤的可能不只是中国,全球油价大涨谁都跑不掉,最后倒霉的还是普通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