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第12场)新闻发布会,会上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在沈阳建立了国内唯一量产的磁悬浮储能飞轮产线,2023年实现产值6亿元,增长率1329%;今年前6个月实现产值8.6亿元,同比增长599%,成为东北地区首家制造业“独角兽企业”。
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庆源回答记者提问
微控飞轮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磁悬浮飞轮储能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及委托研发技术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先后获得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辽宁省独角兽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
01
适应新型需求,选择技术路线
作为辽宁省首家制造业独角兽企业,沈阳微控飞轮是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呢?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庆源表示,首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适应新型电网调频需求,保障飞轮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东北电网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方面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传统电网的调频任务主要由火电机组承担,但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火电机组在网容量占比不断减少,一次调频的调节频次快速增加,反复起停不仅导致火电机组磨损严重,也存在较大的热惯性延迟与机械惯性延迟,火电机组对电网的调节信号响应较慢,从而产生了调频性能不佳的问题。
如今,通过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参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辅助服务,可将火电机组秒级调频响应提升为毫秒级,精确完成额定功率快速充放电控制,降低新能源发电随机波动性对电网调节控制性能的影响,保障电网安全稳定性,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02
高强度投入研发,形成聚集效应
微控飞轮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把创新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公司通过对磁悬浮轴承、高速电机、有机朗肯循环等关键技术进行预研,已开展中低温磁悬浮ORC发电装置的研发,该项技术可实现90~150℃中低温余热高效利用,转化效率达到12%,项目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地热能发电、工业余热发电等领域,实现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余热废热回收利用、节能减排。
此外,通过飞轮储能电站的建设,以飞轮产业为纽带,带动一批高精尖加工、变频器、高速磁悬浮电机、高端机床、开关柜、变压器、电缆等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形成聚集效应,起到强链、补链、延链的作用,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03
校企合作攻关,推动新能源技术转化
微控飞轮在自身不断提高研发投入的同时,还与高校院所开展联合攻关,争取做到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该公司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以校企合作、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筹建院士工作站,打造新能源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将各类新技术在产业园内进行成果转化,孵化其快速发展,助力辽宁三年行动攻坚之战。
文/图:记者商越
编辑:徐博彦
检校:水天
责编: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