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和伊朗同意停火后,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喊话,说中国现在可以放心买伊朗石油了,但“最好也从美国多买点”。这话听着像商人推销,实则是美国在能源战场的一次精准试探。与此同时,中国和哈萨克斯坦6月24日宣布签下里海油气大单,这两件事看似无关,却暴露了全球能源格局正在上演的“三国杀”。
先看特朗普的逻辑,他自认为伊以停火是自己的功劳,而停火后霍尔木兹海峡就安全了,中国不必担心石油紧张,作为回报,中国可以买点美国的石油。但自4月份关税战之后,中国就没有进口美国油气,特朗普这时候跳出来,分明是要赚一波中国的钱。可问题是,中国凭什么要把能源命脉绑在美国的油罐车上?
看看中国最近的动作就懂了。和哈萨克斯坦签的里海油气协议,明摆着是在中东之外再开一条“能源备用车道”。里海沿岸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早就被中国用管道和铁路连成“陆上能源走廊”,这次合作直接把勘探开采权抓在手里,等于把中亚变成第二个“石油后院”。更妙的是,这条路线完全绕开马六甲和霍尔木兹两大咽喉要道,美国航母再强也卡不住脖子。
对中国来说,理想局面就是“伊朗油照买、美国油砍价买、中亚油拼命挖”。至于特朗普的喊话?听听就好——毕竟当年撕毁伊核协议对伊朗石油禁运的,也是同一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