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就中美伦敦框架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近日,经批准,双方进一步确认了框架细节。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对此,国际媒体认为,中美两国扫清了贸易摩擦中一个关键障碍。美国彭博社则相对谨慎地表示,虽然这显示出持续数月的贸易不确定性和混乱之后双方可能取得的进展,但也凸显美中之间达成最终、确定性贸易协议的道路依然漫长。
一些美国舆论把中美经贸摩擦的责任归咎于中国,是严重的颠倒黑白。如果没有美方的滥施关税,就不会有今天两国经贸领域的严重困难局面。华盛顿是问题的始作俑者。中方愿意与美方坐下来磋商,是出于对中美关系大局的善意,在合法合理合情的前提下,照顾美方的关切。但一些美国舆论似乎把这种善意视为理所应当,甚至试图用中方的善意绑架中方,好像中美经贸关系一出现问题就是“中国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快”,把责任都推给中国,这很不地道。
特朗普 (资料图)
对于这个谈判进展,美国总统特朗普显得非常兴奋,他提前透露中美谈妥了,说中美签署了贸易协议,美国已经开始对中国开放,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现在看来,中美确实突破了难关,暂时在一份彼此期待的框架协议上取得突破。必须指出的是,在这一轮和美国的贸易较量中,中国的一张王牌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就是稀土资源。纵观今年的中美贸易冲突,特朗普政府始终想营造美国是“贸易甲方”的形象,认为中国在贸易领域更需要美国。
其实,特朗普很清楚,如果自己再不做出让步的话,中国肯定是不会先对自己进行让步的。与其将这场没什么意义的贸易战继续持续下去,还不如趁早服软和中国达成协议。光是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美国就因为稀土的短缺受到了各种影响,无论是国内的军工产业还是汽车工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要是再这么持续下去,早晚美国工业会被拖垮。这也就是为什么特朗普这么急着和中国达成协议,美国已经有些撑不住了。
稀土(资料图)
很大程度上,美方对中国的核心打压还是没松口,芯片领域的各种限制该咋来还咋来,而且,特朗普给其他国家的关税豁免期眼看就要到了,这之后美国怕是不会闲着。豁免期一结束,是延续豁免,还是恢复关税,甚至再搞点新动作,都不好说。再从协议本身来看,或许这份协议并没有让美国占到足够多的便宜,没有足够的“实绩”供特朗普吹嘘。毕竟中美之间的谈判一直处于你来我往的博弈状态,中国在关键问题上态度强硬,美国难以轻易得逞。
美媒《华尔街日报》近期详细分析了美国企业所面临的稀土短缺危机,指出美国企业虽然重新获得了来自中国的稀土,但总量只维持在勉强够用的级别;有一些美国企业想得寸进尺获得更多的稀土,但中方正在建立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断了他们这条路。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对美稀土出口量同比或许会下降,但是整体利润的波动应该不大,中方随时可以再把稀土这张牌打出去。
稀土(资料图)
中方的新措施,对美西方而言,可以说是“釜底抽薪”,因为美国欧盟一方面在寻求中国放开稀土出口,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布局本土的稀土开发,但是他们都面临一个重大难题,那就是稀土的加工产能和精炼能力,绝大部分都被中国掌握,想要突破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严格管控稀土专业技术的外流,既是巩固自身在稀土领域的优势,也是在维护中国相关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有效避免了稀土被用于军工制造,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多加了一层保障。
上一篇:山东7家银行获批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