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我是帮主郑重。今天咱们聊聊全球贸易这场大戏——离7月9日的“大限”只剩两天,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悬在各国头顶,咱们来看看这两天的最新进展。
先说已经谈拢的国家。英国这次算是“开了个头”,英美协议已经生效,汽车关税降到10%,航空航天直接免税。不过钢铁和药品还卡在那儿,英国钢铁出口现在还顶着25%的关税,要是谈不拢可能翻倍到50%,这对英国制造业可是不小的压力。印度那边,听说小型贸易协议基本敲定,平均关税10%,但印度死咬着农业不放,要求美国在钢铁和汽车关税上让步,而美国反过来要印度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这谈判桌上火药味挺浓。越南这次算是“大出血”,美国把基础关税从46%砍到20%,但设了个“转运陷阱”——要是发现第三方商品借道越南,直接罚40%。作为交换,越南得对美国商品全面零关税,这招够狠,直接把越南绑上美国的贸易战车。
再看还在拉锯的国家。欧盟这次硬气了一回,7月1日放出话来,要求美国从7月9日起降低基准关税,特别是汽车和钢铝产品。欧盟甚至准备了两招后手:210亿欧元的报复性关税清单,还有950亿欧元的额外关税方案。不过欧盟内部也有分歧,法国财长公开表示“宁愿推迟好协议,也不签坏协议”,这谈判僵局可能要持续到谢夫乔维奇3日访美才能见分晓。加拿大聪明,6月30日赶紧取消数字服务税,换来了美国重启谈判,双方目标定在7月21日前达成协议。但加拿大对超配额钢铁的50%关税还没松口,这颗雷还没拆。
韩国和日本这对“难兄难弟”还在汽车关税上死磕。韩国产业部放话“汽车是生存问题”,坚决不让步。不过他们也在学英国的“互惠交换”策略,准备拿造船和LNG项目合作当筹码,争取10%的汽车关税优惠。日本就更惨了,美国威胁把汽车关税提到30%-35%,还要求开放农业,但日本农业可是“命根子”,第八轮谈判估计又是一场硬仗。瑞士这次算是“曲线救国”,美国在232条款里给药品出口开了绿灯,瑞士政府已经默许协议草案,就等特朗普签字。印尼则拿出1700种商品近零关税的诚意,希望美国把32%的关税降到20%以下,用矿产合作换贸易让步,这算盘打得挺精。
最后说说美国这边的动向。特朗普已经签了12封贸易信函,周一就要发出去,新关税从10%到70%不等,8月1日生效。农业部长那边透风,可能对可可豆、咖啡这些美国种不了的农产品免税,这算是给发展中国家一点甜头。不过贝森特特意否认8月1日是“新大限”,这表态有点矛盾,看来美国内部对关税策略也有分歧。
现在这局势就像一场全球贸易棋局,每个国家都在算自己的得失。英国、越南这些达成协议的国家,算是暂时避开了关税大棒,但留下的尾巴随时可能引爆新争端。欧盟、韩国、日本这些还在谈的,要么硬扛要么找替代方案。而美国呢,看似掌握主动权,但高关税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最终可能反噬美国经济。咱们作为投资者,得盯着这些关税变化对行业的影响,特别是汽车、钢铁、农产品这些直接受冲击的领域。接下来两天,咱们就等着看特朗普的“关税盲盒”里到底装了什么,这场大戏,还远没到谢幕的时候。
(关注帮主郑重,第一时间获取全球贸易动态解读,咱们下期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