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5年度南京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榜单》,出台政策措施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今年,南京通过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独角兽及瞪羚企业厚植发展沃土,促进它们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更多涌现、更快成长。
拿出“真金白银”
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
近日,由南京市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正式印发。
据了解,《政策举措》共包含10个方面45条政策点,从创新激励、金融供给、人才服务、场景应用、宣传推广等方面,深度赋能全市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快速成长,推动全市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政策措施》提出,鼓励江北新区、各区(开发区、园区)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培育机制,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政策。力争到2027年,全市独角兽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总量达800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措施》提出对2025年起每年度首次入选的独角兽企业,入选次年按上年度研发费用5%的比例,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所需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鼓励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研发任务,对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按研发投入的15%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通过“企业出资、政府资助、联合发布”方式遴选一批“揭榜制”项目,按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投入的10%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围绕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对承担项目任务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
南京市高成长性企业“大数据”亮眼
今年4月底,《2025年度南京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榜单》正式揭晓。本次榜单涵盖了一批在科技、创新、市场等多个领域表现突出的高成长性企业,它们在南京这片经济热土上蓬勃生长,成为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生力军。
2025年榜单企业总数达665家,较2018年榜单净增210.75%。其中,独角兽20家(净增42.86%),培育独角兽195家(净增121.59%),瞪羚企业450家(净增301.79%)。南京市瞪羚企业以占全市0.11%的企业数量,贡献全市2.59%的总营收,总营收近三年增速均超40%。2024年税收总额同比增长2.77%,其中独角兽税收增幅达90.26%。企业用工人数较2023年增长5.36%。
在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智能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强市”重点领域,推动了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在空间格局上,江宁区、江北新区领跑全市,溧水区、浦口区进位明显。在成长梯度上,高估值行业集中,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电路行业估值领先;在创新能力上,榜单企业平均专利持有量为全市企业平均水平的87.84倍。
南京为“神兽”成长提供发展沃土
越来越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正在南京这片创业创新的沃土上加速奔驰。
江苏鼎泰药物研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榜2025年度南京市独角兽企业榜单。作为一家为全球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专病领域一体化研发赋能的新型CRO企业,去年,鼎泰集团领投耀速科技,推动AI与类器官芯片融合,进一步优化眼科、代谢病等领域的药物筛选效率。目前,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平台已服务全球超200家药企,累计融资超10亿元。
找准赛道,苦练“独门绝技”,是很多独角兽企业的制胜秘籍。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创新细胞疗法药物的驯鹿生物,用7年时间推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并全流程自主生产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EDA领域领军企业芯华章,5年埋头攻关,推出七大产品系列、十多款产品,完成了对数字验证全流程的全覆盖。
与此同时,南京瞪羚企业也在创新赛道上演“速度与激情”。华众易科技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智能供应链及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凭借卓越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智能化生产体系,公司业务已覆盖全国,实现了业绩快速增长与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南京长江行游轮有限公司作为本次入选瞪羚企业中为数不多的文旅产业代表,其打造的游轮“长江之恋”于2024年正式入列,是省内唯一自主设计并建造的大型豪华游轮,公司打造的“长江传奇系列游轮”项目入选全国交旅融合示范案例,标志着南京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据南京发布、《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