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欧洲议会举行投票,最终以523票赞成、75票反对、14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一项决议,决议内容谴责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措施,声称中国在稀土出口管制方面缺乏合理依据,且带有胁迫性意图,同时指出中国在稀土领域近乎“垄断”的地位赋予了其极大的影响力。
从投票数据不难看出,双方差距比例极为悬殊,这表明在该决议上,欧盟内部绝大多数人认定中国利用稀土垄断地位、管制稀土出口的举措“毫无道理”。
对此,中国驻欧盟代表团对欧洲议会通过此项谴责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决议表示强烈不满与坚决反对,同时敦促欧洲议会停止“将贸易和经济问题政治化”的错误行径,并着重强调,稀土出口从来都不是、也绝不应该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
欧盟方面指出,中国要求稀土出口许可证申请者披露敏感信息,此举被其视为不合法,并已敦促欧盟执行委员会对此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欧洲议会议员提议欧盟为2030年关键矿产资源(含稀土)本地开采加工划拨预算、评估储备需求。关键在于“2030年”,欧洲五年内从无到有实现该目标过于理想化,更令人诧异的是,数百名欧洲议员支持此动议,一边向中国求稀土供应,一边指责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尤为重要的是,本月底欧盟领导人冯德莱恩将率代表团高调访华,而欧洲议会此番决议明确要求冯德莱恩在访华期间,当面向中方提出并推动解决相关问题。
面对欧盟的无理要求中国驻欧盟使团回应如下:
其一,明确将欧洲议会此举定性为“政治操弄”,其将经贸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动机目的存严重问题;
其二,强调稀土是军民两用物资,中方管控既行使自身权利又符合国际惯例,此前已多次强调低端芯片和无人机也属此类,欧盟“双标”做法令人难接受;
其三,表明稀土问题非中欧核心矛盾,欧盟遵守中方规定,欧洲企业“正常需求”可满足。
我想补充说明的是,自5月13日起,美国便与中国在稀土问题上展开了激烈博弈。经过两个月的较量,美国虽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进展,仅在民用高科技领域的稀土供应上有所松动。然而,美国稀土磁铁企业对此并不满意,他们抱怨审批率低至3%,且审批时间长达45天。但他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身的问题呢?
与此同时,欧洲试图与美国联手,对中国施加压力,企图迫使中国在稀土问题上做出让步。这种做法无疑是自不量力,也是对中国的不尊重。那么,中国会如何应对呢?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肯定会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中国一直希望欧洲能够独立自主,不要一味地追随美国。但遗憾的是,欧洲似乎并不愿意这样做,你拉它一把,它反而觉得你有所图谋,不愿挺直腰杆。
若欧盟依旧未能准确洞察当前局势,未能深刻理解中欧关系的核心本质,以及中美欧三者间复杂三角关系的深层内涵。当下,欧洲正遭受美国的步步紧逼,在此情境下,中欧之间唯有携手合作这一明智之选,实在没有反目成仇的道理。欧盟是选择踏上光明坦途,还是走向自我毁灭的歧路,留给它做出抉择的时间已然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