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我是帮主郑重,干了20年财经记者,也跟市场打了20年交道,就爱从那些热闹消息里扒点实在的。今儿这美股成交额的头把交椅,还是特斯拉,虽说跌了0.35%,但247亿多美元的成交摆在那儿,说明市场眼睛还都盯着它呢。不过更让人议论的是,瑞银刚放了句话,说特斯拉股价“根本性高估”,还给了“沽出”评级,这事儿得好好咂摸咂摸。
先说个基本盘,特斯拉马上7月23号就要发二季度财报了,这节骨眼上,瑞银出来唱空, timing 挺微妙的。他们给的目标价215美元,跟现在的股价比,确实差不少。瑞银觉得,特斯拉现在的利润里,监管积分占了一块,这块以后可能变少,盈利质量会受影响。更有意思的是,他们提到马斯克,说他心思好像更多放在机器人出租车、人工智能这些长远事儿上,核心的车业务反倒没那么聚焦了,连财报电话会可能都更多聊未来规划,不提当前的车辆需求。
这话听着有点道理,但咱们也不能顺着一根绳往下溜。我做了20年财经记者,见过不少公司,老板的精力分配确实影响企业节奏,但对科技公司来说,押注未来有时候也是必须的。你想啊,监管积分本来就是短期红利,真要成气候,还得看车子卖得好不好,毛利率能不能稳住——瑞银自己也预测不含监管的毛利率能到14%,比市场预期还高点,这说明核心业务其实没那么差。
至于马斯克分心这事儿,中长线看,机器人出租车、AI确实是智能汽车的下半场,现在不布局,将来可能掉队。但短期呢?如果核心业务真的因为精力分散掉了链子,那市场肯定不答应。所以这次财报就很关键了,咱们得盯着几个实在数:交付量是不是实打实的增长,不含监管积分的毛利率到底怎么样,还有最重要的,需求端是不是真的像瑞银担心的那样在走弱。
说到底,美股里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从来都不缺争议。唱空的有唱空的道理,看好的有看好的逻辑。咱们做中长线的,别被一天的涨跌或者一家机构的观点带跑。关键是看它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不在,长期布局能不能落地,短期业绩能不能支撑估值。
我是帮主郑重,特斯拉财报出来,咱们再接着聊它的成色到底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