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美俄开始醒悟!真正吸血的是欧洲人,如今他们终于要还债了
创始人
2025-07-23 18:19:46
0

提到欧洲,不少人脑海里会浮现十分惬意的画面:富足的生活,完善的福利,悠闲的节奏。

可这看似完美的“高福利天堂”,真的是靠欧洲人自己挣来的吗?

事实上, 欧洲人舒舒服服过了几百年好日子,背后藏着的是对全球的掠夺,尤其是对中美俄三个大国的长期“吸血”。

如今,随着中美俄的幡然醒悟和主动断供, 这场持续500多年的“吸血盛宴”终于走到了尽头,欧洲也迎来了必须偿还的代价。

欧洲“好日子”正在加速崩塌

最近几年,欧洲街头的抗议声越来越频繁。在德国,民众举着“物价快涨到吃不起面包”的牌子游行;在法国,地铁司机罢工让城市交通瘫痪;在比利时,年轻人抱怨“找工作难,领失业金更难”。

曾经让全世界羡慕的欧洲,正从“高福利天堂”跌落, 各种危机集中爆发。

反对征收遗产税 英国农民开拖拉机在伦敦抗议

工业空心化成了欧洲绕不开的坎,过去靠着廉价能源和外部市场,欧洲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可现在能源贵得离谱,人工成本又高,本土工厂根本赚不到钱。

德国的宝马把电动车生产线搬到了中国沈阳,化工巨头巴斯夫在广东湛江砸下百亿建基地,连法国的葡萄酒庄园都开始把灌装线转移到南美。

留在欧洲的工厂要么裁员减产,要么干脆关门,导致失业率一路飙升。

更让欧洲人焦虑的是,曾经“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神话正在破灭。希腊早就开始削减养老金,西班牙把退休年龄推迟到67岁,意大利甚至偷偷降低了失业金发放标准。

有比利时老人吐槽:“年轻时缴了一辈子税,以为老了能安享晚年,现在连看病买药都要精打细算。”

高福利的承诺没法兑现,民众的不满像火山一样随时可能喷发,欧洲的“好日子”肉眼可见地走向终结。

法国公务员罢工游行抗议政府改革

中美俄不再当“供血包”

欧洲能舒舒服服过这么多年,全靠中美俄三个大国当“供血包”。可现在,这三个“供血包”都开始主动断供,欧洲的依赖体系彻底崩了。

美国首先收回了“保护伞”。过去几十年,美国在欧洲驻军几万, 每年花十几亿美元帮欧洲“站岗”,北约更是成了欧洲的“安全护身符”。

可现在美国自己麻烦不断,新总统多次放话 “要退出北约,让欧洲自己掏钱搞防务”。

欧洲这才发现,自己的军力弱得可怜:德国作为欧盟经济老大,能用的主战坦克还不到200辆,法国的航母常年在船坞维修,整个欧盟的军力加起来都比不上俄罗斯。

法国航母

没了美国的保护,欧洲连面对俄罗斯的底气都没了, 只能在俄乌冲突中一边喊着“强硬”,一边偷偷害怕。

俄罗斯掐断了“能源命脉”。过去俄罗斯把天然气当“白菜价”卖给欧洲,2019年每千立方米才220美元,欧洲人冬天开暖气、工厂烧锅炉都不心疼。

可俄乌冲突后,俄罗斯供应断裂之后, 欧洲只能高价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价格一度飙到1000美元每千立方米,是原来的五倍多。

工厂因为能源成本太高开不下去,老百姓冬天取暖要算着煤气表用,连德国总理都不得不呼吁“大家少开暖气多穿毛衣”,这才尝到了失去廉价能源的苦。

中国也不再当“代工厂”。改革开放后, 中国成了欧洲的“廉价商品基地”,用低成本劳动力生产衣服、家电、玩具,让欧洲人拿着高工资买便宜货。

可现在中国不满足于只做低端制造了,高铁、新能源汽车、5G设备这些“高端货”接连突破,甚至把欧洲擅长的精密机床、芯片技术都比了下去。

欧盟不甘心,跟着美国搞“去风险”,给中国商品加关税、设壁垒,结果反而断了自己的“便宜货来源”。

现在欧洲超市里的衣服、家电价格涨了一大截,连宜家的沙发都贵了三成,老百姓才发现, 没了中国商品,日子过得有多贵。

高福利养出的“懒人陷阱”

欧洲的危机不光是外部断供,更要命的是内部制度早就烂了根。高福利就像一剂“毒药”,刚开始让人舒服,时间长了就把整个社会的活力都毒死了。

高福利的背后是高税收,企业和打工人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比利时的税收占GDP的比例在欧洲排第二,仅次于法国。

一家德国中小企业老板算过账:员工税前工资8000欧元,税后到手只剩3800欧元,企业还要额外缴各种社保,招一个人就像背了个“钱袋子”。

更离谱的是,博士毕业的工程师辛辛苦苦上班,税后工资居然和街头修水管的蓝领差不多,谁还愿意费劲读书搞研发?

结果就是企业招不到人,岗位空缺率在欧元区排第一,可同时又有大批年轻人宁愿在家领失业金,也不愿意出门工作。

高福利还养出了“改不动”的死结, 政府想降福利,老百姓就上街闹事;不降福利,财政窟窿越来越大。

法国总统马克龙想把退休年龄从62岁提到64岁,结果引发“黄背心”运动,街头抗议持续了大半年;比利时政府刚提议削减失业金,全国就爆发大罢工,地铁停运、机场瘫痪。

现在欧洲各国政府都像捧着“烫手山芋”, 明知高福利难以为继,可谁也不敢先动手改革,只能眼睁睁看着财政一步步走向崩溃。

更可怕的是, 长期依赖外部技术和市场,欧洲的创新动力早就没了

过去欧洲靠科技垄断赚大钱,可现在躺在高福利上“吃老本”,在新能源、人工智能这些新兴领域被中国甩得越来越远。

德国的汽车巨头还在纠结燃油车技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卖到了欧洲;欧洲的光伏产业曾经领先世界,现在中国的光伏板占据了全球八成市场。

曾经的“科技强国”,现在连自己的5G基站都要靠中国设备,创新能力衰退得触目惊心。

欧洲还债之路

欧洲也想过找新的“供血源”, 可放眼全球,根本没人能接得住中美俄的“班”。

非洲倒是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可基础设施太差,连像样的公路、电厂都没有,想让非洲当“代工厂”,至少还得等几十年;

中东有石油,可局势乱得要命,今天这个国家打仗,明天那个国家断供,根本靠不住;

印度人口多,可工业基础薄弱,连自己用的手机、家电都要靠进口,想让印度替代中国的市场地位,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糟的是, 欧洲不仅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还在到处“树敌”,加速了自己的衰退。

对俄罗斯,欧洲一边喊着“能源自主”,一边又不敢真的和俄罗斯和解,结果只能买美国的高价天然气,每年白白送给美国几百亿欧元;

对中国,欧洲嘴上说“要合作”,手里却搞技术封锁,连光伏板、电动车都要加税,结果把自己的新能源转型拖慢了节奏;

对美国,欧洲一边抱怨被“割韭菜”,一边又不敢脱离北约,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把欧洲当成“提款机”。

说到底, 欧洲今天的困境,都是过去500多年“吸血模式”的必然结果。从殖民时代抢资源,到二战后靠中美俄“供养”, 欧洲从来没学会靠自己的力量发展。

现在外部“供血”断了,内部又被高福利、低效率拖垮,曾经的“黄金时代”注定一去不复返。

有数据显示,欧洲的GDP增速已经连续五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工业产值占比从巅峰时的35%降到了现在的20%,连希腊、意大利这些国家都快靠借债过日子了。

如果继续这样“硬撑”,不用多久,欧洲的高福利就会彻底崩盘,街头抗议可能变成更大的乱局,甚至连欧盟这个“欧洲一体化象征”都可能散架。

其实,“还债”不是谁故意针对欧洲,而是历史的公平。 靠掠夺和依赖得来的繁荣,注定不会长久; 只有靠自己双手创造的财富,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中美俄的醒悟,不过是让世界回到了该有的轨道——想过好日子,就得自己奋斗,而不是总想着吸别人的血。

如今的欧洲,就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放下傲慢,重新学会和世界平等合作,还是继续硬撑着对抗,加速自己的衰退?答案其实早就写好了。

这场持续500多年的“吸血盛宴”已经散场,欧洲该付的代价,终究躲不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城建集团董事长常永春被查,... 北京城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永春。来源:北京城建集团官网 界面新闻记者 |白帆 近日,北京城建集...
原创 高...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最近,国际投行高盛...
大湾区酒价第15期|习酒窖藏1... 习酒窖藏1988多渠道价格跌至500以下,千元名酒价格小幅回升 今年“双11”,白酒价格波折不断。...
原创 玻... 作者:拉上窗帘 有朋友发来抖音视频,内容是福建曹德旺老板和他的私人飞机。 朋友问作者这是什么飞机? ...
2024年上半年经济总量出炉:... 今年7月份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经济情况,上半年GDP总量达到了616836亿元,同比增长5%...
疯狂小杨哥杭州办公总部出租,面... 据媒体报道,疯狂小杨哥杭州办公总部出租的消息引发关注。对此,三只羊集团方面回应称,公司即将搬迁,新地...
TK公会入驻最新行情分析,现在... 随着直播行业的迅猛发展,TikTok娱乐直播公会的入驻程序引起了众多内容创作者的热议。对于希望在这个...
陕西农信兴平联社召开2024年... 为全面总结上半年经营发展情况,深刻剖析问题,科学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8月1日,兴平联社召开2024年...
2024上半年小红书营销:深耕... 近几年,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阵地。小红书,凭借其独特的UGC分享社区氛围、人群反漏...
「大算投」超越比特币?比肩以太... 在区块链技术浪潮的澎湃推动下,市场迎来了众多颠覆性创新项目,其中,Aleo以其独到的视野与尖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