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放量冲高背后,一场主力资金的暗战正在上演
内资机构突然翻脸!昨日还炙手可热的雅下水电概念股,今日竟遭主力资金疯狂甩卖——整整17只概念股被集中抛售,占主力减仓榜单的65%!
就在市场放量站上1.9万亿、三大指数齐创新高的狂欢时刻,操盘室里的警报灯却突然闪烁:上证指数连续两日向上偏离5日线超买,创业板同样高悬于安全线之上。技术派老炮们默默点起烟:“这行情,烫手!”
周二的A股看似风光无限。上证指数盘中触及3613点,两市成交额更是放出年内天量1.89万亿,比前一日暴增2000亿。
大盘与创业板指齐创新高,表面歌舞升平。
这热闹背后藏着诡异信号:虽然指数全红,个股却是绿多红少。2700只股票下跌,只有2500只上涨。
更蹊跷的是,主力资金竟单日净流出465亿,创下年内纪录!
技术面已亮起黄灯。上证指数连续两天大幅偏离5日线,这种急行军式的上涨,在A股历史上往往伴随剧烈震荡。
MACD红柱虽然放大,但KDJ的J值已冲上102高位,30分钟图顶背离信号闪现——这些都是短期调整的明确警示。
盘后龙虎榜揭开了惊心动魄的一幕:机构席位疯狂甩卖雅下水电概念股。17只概念股登上主力减仓榜,占当日机构抛售总量的六成以上!
这些被抛弃的股票,两天前还是市场的宠儿。雅砻水电概念板块单日暴涨11.77%,五新隧装、基康技术30cm涨停,铁建重工、筑博设计等20cm涨停,中国能建、西藏城投等批量封板。
仅仅24小时,主力就翻脸无情。
游资却上演了“刀口舔血”的戏码。在机构大举撤退之际,游资反而加仓雅下水电概念。这种机构与游资的激烈对抗,让整个板块充满火药味。
与此同时,北向资金却逆向狂买127亿,创下7月新高。外资扫货方向直指基建、电池、有色金属等政策受益板块。
内外资的激烈博弈,让市场暗流汹涌。
当雅下水电概念遭遇机构抛售,反内卷主题却在悄然崛起。煤炭、钢铁板块接力上涨,山西焦煤盘中涨停,昊华能源等煤炭股集体暴动。
焦煤期货主力合约直接封死涨停板,报1048.5元/吨,涨幅7.98%。供给侧改革政策持续发力,让这些传统周期股焕发新生。
科技股则遭遇集体降温。AI应用和硬件板块领跌两市,智谱AI、光模块等前期热门题材集体熄火。
前期涨幅过大的科技股积累了丰厚获利盘,部分资金选择落袋为安。
在主线热点中,机构操作出现明显分歧:
消息面惊雷不断。央行突然出手“降息”——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8%下调至1.7%,这是2023年8月以来首次调整!
央行接近人士直言:“这次降息就是要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给经济回升再添一把火!”
外汇局也送来及时雨: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股市意愿明显增强。
更重磅的数据来自央行: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上半年增加12.92万亿元。尤其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0.4%,增速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
高层同时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农村公路条例》,剑指乡村全面振兴。政策暖风频吹,市场却开始震荡,这场多空博弈愈发精彩。
面对主力调仓引发的市场动荡,专业操盘手已启动应急方案:
仓位管理更趋谨慎。虽然暂时维持满仓上限,但明确警告:“若机构买盘继续下滑,立即下调仓位上限!”当前持仓已从7成增至8成,覆盖机器人、CPO、PCB、多元金融等板块。
周三选择观望一日,暂停新开仓。这既是应对技术超买的防守策略,也是静待雅下水电概念分化后的新机遇。
对散户而言,此时最忌盲目追高。主力调仓换股阶段,低吸优质标的才是明智之选。特别是中报业绩确定性强的消费医药板块,可能成为资金新避风港。
交易室电脑屏幕上,北向资金流入曲线依旧昂扬向上。外资连续多日累计扫货超250亿,与内资机构的抛售形成刺眼对比。
散户大厅里,老王盯着绿油油的账户摇头:“机构跑得比兔子还快!”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雅下水电这出“机构撤退游资接盘”的大戏,你看懂几分? 当万亿资金在政策与技术的钢丝上跳舞,普通投资者是该跟着外资走,还是跟着主力逃?
市场这盘棋,机构玩的是釜底抽薪,游资玩的是火中取栗,而散户往往成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AIGC热点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