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立志博:技术立足,剑指全球肿瘤免疫治疗新高地
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千亿蓝海中,一家敢于挑战“硬骨头”的技术派公司正冉冉升起。7月25日,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码:9887.HK)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前沿的管线布局,引发资本市场的强烈追捧。
资本狂热:3494倍超额认购背后的逻辑
维立志博此次IPO发行价为35港元,开盘即一飞冲天,飙升至79.15港元,市值瞬间突破149亿港元。散户投资者的热情被彻底点燃,认购倍数高达惊人的3494倍,冻结资金近3400亿港元,一举刷新港股18A板块的历史纪录。
支撑如此高认购倍数的,是维立志博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极具潜力的产品管线。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押注的是维立志博手中那张可能改变肿瘤治疗格局的“王牌”。
明星基石投资者阵容:技术稀缺性是核心
维立志博的IPO基石投资者名单堪称“全明星阵容”,正心谷资本、汉康资本等早期投资者持续加仓,高毅资本、奥博资本(OrbiMed)、腾讯等二级市场巨头也纷纷加入。9家机构共计认购6900万美元,占募资总额的40%以上,显示出对维立志博的高度认可。
腾讯豪掷800万美元,高毅资本更是大手笔投入1000万美元。这种集中押注的背后,是资本对维立志博技术稀缺性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全球首创:LBL-024剑指“无药可治”的癌种
维立志博的核心产品LBL-024,是全球首款进入注册临床的4-1BB靶向药。这款药物直指一种“无药可治”的致命癌种:肺外神经内分泌癌(EP-NEC)。这类罕见肿瘤恶性程度极高,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10-13个月,目前全球范围内除化疗外,没有任何获批疗法。
临床数据显示,LBL-024联合化疗在晚期EP-NEC患者中展现出惊人的疗效,客观缓解率(ORR)高达75.0%,疾病控制率(DCR)达到92.3%。在15mg/kg剂量组中,ORR更是飙升至83.3%,DCR高达100%。
与传统化疗30?5%的ORR相比,LBL-024的数据堪称碾压式胜利。凭借其优异的临床数据,LBL-024于2024年10月获得中国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11月又获得FDA孤儿药资格,临床进度领先全球竞品至少18个月。
TCE管线锋芒毕露:海外授权创纪录
除了LBL-024,维立志博的T细胞衔接器(TCE)管线同样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其中,LBL-051是全球首创的CD19/BCMA/CD3三抗,能够同时清除B细胞和浆细胞,阻断自身抗体的产生。
LBL-051的颠覆性设计吸引了美国风投AditumBio的青睐,双方达成高达6.14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创下中国临床前TCE管线授权金额之最。维立志博保留股权和特许权使用费,为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埋下了关键伏笔。
自主研发平台:效率与创新并驾齐驱
支撑维立志博管线爆发的,是其两大自主研发平台:X-Body平台和LeadsBody平台。X-Body平台专注于4-1BB靶点,通过四价抗体结构实现“肿瘤微环境条件激活”,解决了全球药企十年未解的毒性难题。LeadsBody平台则聚焦TCE疗法,其分子结构设计能够精准调控T细胞激活阈值,将细胞因子风暴风险降至最低。
高效的研发能力是维立志博的另一大优势。从靶点选择到提交IND(临床试验申请),维立志博平均仅需3年,比行业5-6年的周期缩短近一半。目前,维立志博共有14款管线,其中6款已进入临床阶段,4款跻身全球进度前三。这种“快准”的推进能力,让资本看到了公司持续创新的确定性。
资金分配:押注核心产品上市
维立志博IPO募资净额为11.79亿港元(约10.6亿元人民币),资金分配极具针对性:65%将投入临床开发,其中LBL-024独占46%;15%用于拓展临床前管线。这意味着维立志博将集中资源,全力推动核心产品LBL-024的上市。
根据规划,LBL-024针对EP-NEC的单臂注册临床将于2026年Q3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如果顺利获批,LBL-024将成为该领域全球首款药物,填补治疗空白并快速形成现金流。
风险与挑战:单臂试验的未知数
尽管前景光明,维立志博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LBL-024注册临床采用单臂试验(无对照组),存在监管机构对替代终点接受度的不确定性。此外,双抗药物III期临床试验的失败率约为2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未来展望:长期主义的价值
维立志博的崛起,是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力量的缩影。这家公司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前沿的管线布局和高效的研发能力,正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不断突破,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尽管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但资本市场已经用超过3000倍的超额认购表明了态度: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千亿蓝海中,敢啃硬骨头的技术派,值得长期下注。维立志博的未来,值得期待。
"
上一篇:建材业主要指标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