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金发行市场热闹得很,276亿资金蜂拥而入,股票型基金占了六成。很明显,投资者对目前的市场状态很清楚,主动基金,是现在不买,更待何时。牛初、牛末都有这种资金蜂拥而入的景象,只是动机不同。
牛初:此时不买,业绩要落后太多,位置不保。
牛末:我不买,基民就去买别家的基金了,不买白不买。
一,牛股特征是什么?
那么,现在是牛初还是牛末?答案是很明显的。其实啊,牛市的机会谁都看得见,关键是"看得懂、抓得住"。否则就是纸上富贵。
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大多数人在牛市中赚的都是纸上富贵。就像坐过山车——上去时兴高采烈,下来时面如土色。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散户总是在看表象。看K线、听消息、追热点...这些都没错,但问题是——你看得见机构在干什么吗?你知道大资金什么时候进场、什么时候撤退吗?
而牛初什么特征?牛初多洗牌,牛初多抢盘。把洗盘、抢盘连个特征看明白,5000多只股票,肯定有启动股能找到。
二、量化数据下的真相
左边这张走势图,大多数人看到的就是个震荡下跌的股票。但右边这张量化数据图(我用某系统看了18年),却讲了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游资在抢筹,机构在震仓。
这就像看魔术表演。普通观众看到的是魔术师手里的扑克牌变来变去;而坐在第一排的观众,可能已经看到了魔术师袖子里藏着的机关。
PS1: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PS2:
「全景k线」数据是将:机构库存、空头回补、资金交点、强力回补、强力回吐等共计五个数据,用不同颜色映射到对应的K线中,态进行映射。样,观察市场,能够更直观、更全面、更系统。
三、被忽略的交易密码
这张图更明显了。传统技术分析看到的是"反弹无力",量化数据看到的却是"机构吃货"。这差别就像用肉眼观星和用天文望远镜观星——看到的完全是两个世界。
我这些年最大的感悟就是:市场里真正值钱的不是消息,不是技术指标,而是交易行为本身。谁能读懂资金的真实意图,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五、牛市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近这样的案例特别多。很多股票表面看平平无奇,量化数据却显示大资金在悄悄布局。这就像拍卖会——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所以啊,别总抱怨市场不公平。要我说,市场很公平——它给所有人都提供了同样的机会,区别只在于你有没有找到正确的观察方式。
回看新基金的发行,股基反超债基,你是不是有了新理解?276亿资金进场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资金会流向哪里?什么时候流?又会怎么流?在这个市场里,能持续赚钱的从来不是最勤奋的人,而是最懂"游戏规则"的人。而量化数据,就是帮你读懂规则的那把钥匙。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下一篇:罚单!宏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