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黄金市场遭遇“黑色星期四”:恐慌性抛售引爆多重危机
一、技术面崩盘:死亡交叉预示黄金末日?
现货黄金价格连续四天下跌,7月29日盘中一度跌破3301美元/盎司,创下三周新低。这一暴跌引发了市场恐慌,技术面指标发出强烈看跌信号:RSI指标跌破50,4小时图所有均线空头排列,MACD指标绿柱持续扩大,3285美元(23.6%斐波那契回撤位)成为黄金价格最后的支撑,一旦失守,将触发程序化抛售,直指3250美元。 同时,COMEX黄金期货暴跌0.65%至3314美元/盎司,日线图上形成“双顶破位”的看跌形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国内黄金股市场也遭受重创,Wind黄金概念指数(BK0547)暴跌0.82%,收报14964点,两根阴线直接跌破关键支撑位;SSH黄金股票指数(93123)跌幅更甚,暴跌1.40%至2327点,创下三周最大跌幅,板块市值蒸发逾百亿元。湖南黄金(002155)以3.38%的跌幅领跌,股价跌至18.29元,日K线图上出现“断头铡刀”的经典技术形态,引发了投资者恐慌性抛售。 其他个股如银泰黄金(000975)也同步大跌2.07%。 技术面上的多重负面信号,如同死亡交叉一般,预示着黄金市场可能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盘。
二、资金疯狂外逃:多重因素共振引发抛售潮
美元指数暴力拉升1%至98.69,创下5月以来最大涨幅,欧元兑美元汇率暴跌1.25%。美欧达成15%税率的关税协议,欧盟斥资7500亿美元采购美国军备和能源,全球贸易战警报解除,风险偏好提升,资金纷纷流向风险资产,例如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避险需求的骤减直接冲击了黄金市场。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连续四日减持,7月28日再次减持0.86吨至956吨,表明大型机构投资者正在持续撤离黄金市场。 国内市场资金也出现大规模外逃,主力资金单日净抛售8.5亿元,山东黄金和中金黄金成为重灾区,分别被砸盘1.2亿元和0.9亿元。 黄金ETF基金(159937)资金净流出7985万元,19天内出现12次资金外逃,散户投资者纷纷割肉离场。 与此同时,对冲基金大举做多黄金,净多头仓位暴增19%至17万份合约,然而价格却持续下跌,暗示多杀多的惨剧正在酝酿。 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7月利率维持不变的概率高达100%,9月按兵不动的预期也升至40%,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大幅上升,进一步加剧了黄金抛售压力。
三、内外盘联动:人民币贬值失效,国内金价跌幅放大
国际金价下跌对国内市场产生显著影响。COMEX黄金期货的暴跌以及美元指数的强势上涨,直接导致国内黄金股大幅下挫。山东黄金(600547)的跌幅高达1.50%,远超国际金价0.27%的跌幅,情绪杠杆效应在国内市场充分显现。尽管上海金Au9999仅微跌0.08%至771元/克,但人民币贬值对金价的缓冲作用失效,股市恐慌情绪压倒了汇率逻辑。 工商银行如意金条跌至783.93元/克,单日蒸发4.04元,回收价更跌至756元的冰点。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金饰坚守998元/克的高价,零售端拒不跟跌,体现了消费端的韧性。深圳水贝批发市场金价报777元/克,工费溢价达10-35元,硬金和古法金的工艺溢价依然坚挺。 中国黄金门店的金条销量却出现暴涨,民间囤金潮涌动,981元/克的价格吸引部分投资者抄底。 这种内外盘价差扩大,以及国内外市场反应差异的现象,值得进一步关注和分析。
四、机构博弈加剧:多空对决白热化,潜在风险犹存
摩根大通警告称,如果ETF资金流入不能重启,金价将陷入死亡螺旋。东证期货紧急提示,COMEX黄金3300美元关口一旦失守,杠杆多头将面临爆仓风险。 然而,产业资本也在暗中吸筹,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一季度全球净买入244吨,中国更是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 VIX波动率指数单日跃升12%,黄金ETF波动率也放大至年内最高,显示市场波动剧烈。沪金期货持仓量暴增23万手,空头借机加仓砸盘,多空对决进入白热化阶段。 山东黄金融券卖出量骤增3倍,杠杆资金大幅增加空头头寸,黄金股融资余额处于高危状态。 国际国内金价出现背离,人民币计价的国际金价报769.21元/克(跌0.17%),而国内金股却暴跌,套利空间打开。 纽约期货黄金(COMEX)单日暴涨2.97%至3395美元,但现货金价格却纹丝不动,疑似期货市场存在逼仓陷阱。 品牌金饰溢价过高,老凤祥金价达1000元/克,较基础金价溢价230元,引发消费者抵触情绪升温。 种种迹象表明,黄金市场的多空博弈正日趋激烈,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