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后不久,便开始对俄罗斯采取一系列经济制裁措施,尤其是在石油贸易领域,目标直指中俄之间那条至关重要的石油管道。2025年3月底,他通过电话采访公开威胁,计划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25%至50%的二级关税,尤其是针对中国和印度这些重要的进口国。他还表示,如果俄罗斯不参与乌克兰和平谈判,他将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
然而,实际情况与特朗普的预期相差甚远。俄罗斯并未对美国的威胁做出任何实际回应,而中国和印度继续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油价也没有出现剧烈波动。特朗普的这一举动,原本是想通过打击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切断其资金来源,从而削弱俄罗斯的战争潜力。然而,现实是,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其总进口量的近40%,印度也约占35%。这些国家购买的俄罗斯石油大多以折扣价成交,反而帮助他们节省了大量开支。
到了7月,特朗普的态度愈加强硬。在一次与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的会议上,特朗普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条件——他威胁称,如果俄罗斯在50天内没有与乌克兰开始和平谈判,他将对所有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的关税。这不仅是针对俄罗斯本身,更是一种间接的惩罚,目的是迫使中国、印度等石油进口国放弃与俄罗斯的石油交易。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也跟进了这一政策。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提出了一项法案,要求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500%的关税,尤其针对中国、印度和巴西,这些国家占据了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八成以上。格雷厄姆公开表示,这些国家是在为俄罗斯提供资金,支持其继续进行战争。特朗普本人也表示,他将认真考虑这一法案,认为如果能够切断俄罗斯的石油贸易,俄罗斯的经济支撑将不堪一击。
面对美国的强硬态度,中国作出了明确回应。外交部发言人直言,美国的这种胁迫手段无法解决乌克兰问题,反而只会让局势更加复杂。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主要通过海运和管道进行,去年就占据了俄罗斯出口石油的近一半。即使美国真实施二级关税,中国企业的成本可能会增加,但他们完全有办法绕过这些制裁,譬如增加从中东的石油进口,或者通过影子船队转手购买。
印度方面也表态坚决,政府发言人强调,能源安全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全球经济现实面前,不能容忍“双重标准”。印度去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大约占总进口量的35%,这为印度节省了130亿美元。如果停购俄罗斯石油,油价可能会飙升至每桶130美元,印度的通胀压力将变得无法控制。印度还提到,西方国家自己还在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欧洲去年进口的俄罗斯天然气占比达18%,为何只要求发展中国家做出让步?
特朗普的这一系列威胁,使得全球石油市场出现了不小的波动。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突破每桶90美元,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让油价波动加剧。分析师认为,如果俄罗斯的石油出口突然消失,全球市场将面临严重缺口。沙特和阿联酋能够补充一部分供应,但仍然远远不够。更为严重的是,美国自身也面临压力,油价上涨将加剧通胀,而美国民众的反感情绪可能使特朗普的政策受到更多阻力。
特朗普此前也曾威胁对委内瑞拉石油买家征收25%关税,但这一威胁至今未付诸实施,中国依然是委内瑞拉的最大石油买家。对于特朗普的威胁,俄罗斯方面并未过于担心。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需要时间对特朗普的声明进行分析,但并没有对此表示过于紧张。外长拉夫罗夫更是直言这是经济霸凌,俄罗斯将与中国和印度进一步加强合作。
与此同时,中美贸易谈判也悄然升温。特朗普一方面对中国发出威胁,另一方面又不放弃谈判机会。据报道,美国的企业代表团计划于7月下旬飞往北京,讨论包括波音在内的一系列商业合作。波音在2017年从中国获得了370亿美元的大单,而此次访问的目的是希望能够续签订单。特朗普曾多次表示,中美两国关系重要,不希望与中国全面对抗,因为两国之间巨大的贸易额意味着双方都有合作的空间。
然而,二级关税一旦落地,实际上相当于重启贸易战,而特朗普本人并不希望局势走到这一步。他更倾向于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利用其在谈判桌上的话语权,争取更多的利益。美国代表团此次访问北京,目的是希望通过加强航空和科技领域的合作,避免能源争端进一步蔓延到其他领域。然而,国内日益强硬的反华情绪,以及国会两党都在推行遏制中国发展的政策,使得特朗普的外交行动充满了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俄罗斯并未闲着。为了避开制裁,俄罗斯通过影子船队的方式继续向亚洲输送石油。船员在波罗的海检查设备后,继续将石油运往亚洲市场。这些船队通过重新标记油源,成功避开了西方的追踪。而印度则与沙特达成了新的协议,计划在年底前减少20%的俄罗斯石油进口量,但中国则保持了与俄罗斯的管道和海运渠道,确保石油供应不受影响。
特朗普的战略目标是联合盟友共同施压,他曾要求日本和韩国调整供应链,以便协同行动。然而,韩国和日本也依赖俄罗斯石油,调整供应链并非易事。欧洲的炼油厂也开始转向北海和中东的原油,但全球石油市场依然动荡不安,高油价让各国都感到头疼。
特朗普在7月28日再次改变了策略,将俄罗斯的“50天最后期限”缩短至10至12天,并表示将在近期宣布新的制裁或关税。在佛罗里达海湖庄园与盟国大使会面时,特朗普再次强调了对俄罗斯石油买家的压力,但也表示不希望伤害俄罗斯人民。这一说法引发了争议,因为二级关税的受害者并非俄罗斯,而是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
整体来看,特朗普的二级关税策略像是一支毒箭,直指中俄的石油贸易,但其效果和精度存疑。俄罗斯去年的石油收入达1920亿美元,切断这些收入无疑会对俄罗斯造成严重打击,但全球也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油价的上涨可能加剧美国的通胀,进一步加大特朗普的政治压力。国会的法案看似激进,但其中可能存在总统豁免权,使其更具象征意义。而中国和印度则表现出强硬立场,他们的能源需求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而西方的“双重标准”使得美国的说服力大打折扣。
随着中美代表团飞往北京进行谈判,特朗普似乎不愿将这一能源争端扩展至整个贸易战,但局势依然充满变数。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全球石油市场的格局已经开始悄然改变,未来90天的缓冲期可能会带来部分妥协,但地缘政治的博弈仍将继续。
上一篇:长沙一集团董事长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