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最近北京天雅珠宝城热闹非凡,银条、银板料销量激增,甚至出现了单笔210公斤、超180万元的白银交易。这让我想起十年前第一次接触贵金属投资时的场景,当时也是这般狂热。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市场轮回的人,我更关心的是:这波白银热潮背后,究竟是谁在主导?是散户的跟风,还是机构的精心布局?
一、白银热潮背后的真相
7月24日伦敦白银现货价格突破39美元/盎司,创14年新高。表面上看,这是全球避险需求、美联储政策预期转向及新能源产业对白银的工业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但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市场的人,我更在意的是金银比已突破100这个数字。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它远高于58的历史均值,表明白银存在估值修复空间。但估值修复需要资金推动,而资金从何而来?银行纷纷入局推出各种白银产品,国投瑞银白银期货LOF基金份额较年初翻倍,这些都不是散户能够主导的。
二、高低点是个伪命题
在投资领域,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判断高低点。但经过多年的市场观察,我发现这其实是个伪命题。
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告诉我一个真理:真正有参考意义的不是预测未来,而是看清当下正在发生什么。就像现在白银市场的狂热,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它"已经涨了多少",而是"谁在推动这波行情"。
三、不看高低看行为
行情好的时候,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为"涨高了"或"跌多了"。这种判断非常感性,因为高和低是交易出来的结果。真正的投资智慧在于看清机构的选择,而不是以自己的认知为基础。
以银行股为例,2022年开始到2025年,银行股涨势如虹。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涨太多了"的质疑声从未间断。但我关注的不是估值这种感性判断,而是机构的交易行为。
上图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提供的交易行为数据图。下方的橙色柱体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数据。当这个数据持续活跃时,说明机构资金在积极参与交易。从图中可以看出,机构看好银行不是一两年了,2022年几乎布局了一整年。
四、白酒的反面教材
与银行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酒板块。从2023年10月之后,"机构库存"数据彻底消失。每次创下新低都有为白酒鸣不平的声音,期间也出现过反弹,但都是昙花一现。
白酒是不是见底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点: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果接下来白酒有机构持续开始布局,那些不好的事情你也不用多考虑。因为相比于机构,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一定有自己忽略的地方。
五、白银投资的启示
回到最初的白银话题。6-7月国内白银期货涨幅超18%,部分投资者开始观望。专业人士提醒实物白银流动性较差,不适合短期投机。机构对后市判断也出现分歧: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市场轮回的人,我的建议是:不要被表面的涨跌迷惑。关注资金流向和机构行为比猜测高低点更有意义。量化数据最大的价值在于还原市场真相。
结语
投资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锤子买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抱歉用了这个词),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穿透表象的工具和方法。多关注量化数据,找到适合自己的分析工具,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提醒大家:以上相关信息是我在网络收集整理而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部分数据和信息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我删除。特别声明: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建议。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行为。本人从未也不会建立任何收费群或进行荐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