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能源领域迎来重磅投资消息。8月1日,诺瓦聚变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这一融资规模创下国内民营核聚变公司单笔融资的历史新高。该轮融资汇聚了多方资本力量,包括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光速光合、高榕创投、华控基金、明势创投以及临港科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诺瓦聚变成立于2025年4月,专注于小型模块化核聚变商业化技术研发。
技术路径与商业化前景
诺瓦聚变采用场反位形(FRC)技术路径进行核聚变装置研发。这种技术路径属于磁-惯性混合约束类别,具备直线型装置结构特点。相比传统托卡马克的环形结构,FRC装置在工程实施方面更为简化。这种技术路径有利于实现装置的模块化设计,同时能够有效控制建造成本。
公司将融资资金重点投入国内首台小型模块化核聚变反应堆的研发工作。该反应堆主要面向AI数据中心等高能耗场景的供电需求。诺瓦聚变依托FRC与磁压缩技术的协同创新,融合磁约束与惯性约束核聚变技术优势。这种技术融合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核聚变电站的建造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公司制定了分阶段的技术发展目标。短期目标是实现1亿度离子温度,完成关键技术验证工作。中期目标是实现聚变能量增益Q大于1,攻克经济高效获取聚变能的核心技术难题。长期目标是成功实现50兆瓦的聚变电力输出,推动小型模块化聚变电站商业化应用。
行业发展态势与资本热潮
2025年被视为中国核聚变商业化的"元年"。行业呈现国家队与民营核聚变公司双线并进的发展态势。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注册资本达150亿元,成为国内聚变领域资本规模最大的创新主体。
民营核聚变企业也频繁获得融资支持。能量奇点成立以来已获得两轮融资,合计融资规模约8亿元。星能玄光去年12月完成亿元天使轮融资。聚变新能、星环聚能等企业此前也相继宣布获得融资。
全球核聚变产业投资热潮持续升温。根据核聚变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球聚变行业报告》,去年全球核聚变产业吸引了71亿美元投资,比2023年增长近10亿美元。截至2025年7月的一年内,全球核聚变行业共筹集了26.4亿美元的私募和公共资金。
美国Helion Energy近期宣布启动建设全球首座聚变电厂,计划在2028年前向微软输送50兆瓦聚变电力。这标志着核聚变发电技术商业化落地的重要里程碑。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进入"超算时代",核聚变已成为能源底层结构和产业链主导权的战略高地。
来源:金融界
上一篇:节卡股份科创板IPO8月8日上会
下一篇:虚拟资产投资乱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