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闻社8月4日报道:中国的铜冶炼厂可能正处于一个转折点,持续的矿石短缺迫使它们削减产量,而与此同时,政府正加大力度打击各行业的产能过剩。
根据研究公司上海有色金属市场(SMM)对冶炼厂的月度调查,该机构预计本月产量为120万吨,较7月份的峰值下降0.5%。预计9月份产量将进一步下降。
随着产能扩张,中国钢铁产量近几个月来接连创下历史新高,无视原料市场紧俏和盈利能力下滑的局面。但这种韧性如今可能已达到极限。与此同时,政策制定者也更加迫切地需要解决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问题,这些问题加剧了经济中的通缩压力。
尽管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但过去一个月,工厂处理铜精矿所收取的现货费用已经走高,这表明冶炼厂可能已开始更好地根据矿石供应情况调整产能。
一些海外竞争对手缺乏许多中国运营商享有的政府支持,已经开始减产。中国采取类似举措将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因为中国精炼金属产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近十年前,中国政府对铝冶炼厂实施了产能限制,并自2020年以来一直在引导钢铁产量下降。铜行业被视为高科技和绿色制造的关键,受到的限制较少。但由于开采的矿石(用于制成精矿)及其替代原料——废铜——的短缺,冶炼的经济效益受到了重创。
SMM表示,中国港口精矿库存已降至今年最低水平,略高于56万吨,迫使冶炼厂削减产量。SMM表示,由于五家总产能90万吨的冶炼厂进行维护,9月份产量预计将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