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国牵头,6国被提议加征200%关税,中国底气何在?
眼瞅着美俄领导人会面日期渐近,美国又琢磨着对中国加征200%关税了。
彭博社消息显示,在今年6月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上,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向其他六国领导人发问,是否愿意对中国加征200%的次级关税。可当时会场一片寂静,无人应答。美国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面对这种潜在施压,中国又该如何见招拆招呢?
美国此举,背后藏着啥心思?
美国对中国加征次级关税,可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其在“全球围堵俄罗斯”战略中的关键一步。这波操作,表面上是针对中国,实则剑指俄罗斯的能源经济。
在石油贸易领域,中国无疑是美国眼中的“绊脚石”。美国想通过加征200%关税,迫使中国放弃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这背后,美国有着多重算计。
美国心里明白,一旦中国减少从俄罗斯进口能源,俄罗斯经济将遭受重创。俄罗斯因制裁,能源生意本就受限,中国是其能源的最大买家之一。若中国拒绝购买,俄罗斯在军事、民生等领域的投入必然减少。俄乌战争持续这么久,拼的就是经济,俄罗斯经济出问题,就等于在战场上断了命脉。
此外,美国还想借此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孤立俄罗斯。要是中国因关税威胁减少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其他国家就会觉得,和俄罗斯保持密切经济联系风险太大,可能会重新审视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如此一来,美国孤立俄罗斯的目标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最后,美国还想借对俄贸易之名,在对华贸易竞争中占上风。从贸易数据看,中国每年对美出口机电、电子设备等产品规模惊人,高达千亿美元级别。美国觉得,加征200%次级关税,能让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失去价格优势,迫使中国在能源贸易等问题上向美国妥协,从而打破中俄稳定的能源合作关系,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这一招,可谓是一箭双雕。
美国为何如此急切?
特朗普竞选总统时,信誓旦旦地承诺要快速结束俄乌冲突,以此吸引选民。可他入主白宫后,俄乌局势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发复杂,冲突持续不断。这让特朗普压力山大。
不仅如此,共和党内部对特朗普的支持也出现了裂痕。原本坚定支持他的保守派势力,因他未能兑现解决俄乌问题的承诺,再加上空袭伊朗、“大而美法案”引发的争议,以及爱泼斯坦文件风波等一系列事件,对他的支持度有所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急需推动俄乌停火,兑现竞选承诺,巩固党内支持,为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争取有利地位。
而且,这场战争拖得太久,美国迫切想把资源和力量转移到印太或亚太地区。同时,美俄若能缓和关系,双方在能源及部分资源领域展开合作,既能满足美国国内能源需求,降低能源成本,又能提升美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在国际经贸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但让俄罗斯停战并非易事,俄罗斯大概率不会轻易妥协。那为何对中国加征200%关税这件事,其他国家无人应答呢?
为何无人敢附和?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不敢。
4月份关税战刚打响,中国就发出警告,谁要是敢牺牲中国利益,必将遭到反制。
当然,警告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中国有足够的实力。从经济层面看,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完备的工业体系,这是我们的底气所在。
中国有14亿人口,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消费需求旺盛。即便美国加征关税导致出口受阻,国内市场也能消化部分过剩产能,维持经济稳定运行。
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工业实力雄厚。在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不断取得突破,像DeepSeek等前沿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这说明中国在应对外部冲击时,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短期的关税冲击难以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此外,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积极拓展经贸合作“朋友圈”。随着中国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愿意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这种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也让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孤立中国的计划难以得逞。
所以,美国任何试图加征关税或与中国脱钩的想法,最终都会适得其反。想把中国牵扯进其谋划中,只能是白费力气。希望美国能早日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