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格力电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稳”,资本市场的优等生。市盈率不高,市净率偏低,分红慷慨,现金流充沛,负债率健康,连社保基金、养老金这些“国家队”都长期重仓持有。从估值角度看,格力简直是“便宜得不像话”,怎么看都不贵。数据摆在那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似乎闭着眼买都不会错。
可问题来了:投资,真的是在买过去的“成绩单”吗?
不是的。投资的本质,是买企业的未来,而不是它的历史。那些漂亮的财务数据、稳健的分红记录、低得让人心动的估值,固然重要,但它们更像是“入场券”,是筛选好公司的基础条件,而不是决定你未来能不能赚钱的核心逻辑。尤其如果你是打算中长期持有,真正该关心的,不是它去年赚了多少钱,而是它三年后、五年后,还能不能继续赚钱,甚至赚得更多。
这就引出了格力当前或许存在的隐忧——增长的瓶颈。2025年中报显示,营业收入为976.19亿元,同比下滑2.66%;归母净利润为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但若分拆成单季度来看,第二季度出现了营收和净利润都下滑的情形。
格力电器是空调界的“一哥”,董明珠一句“掌握核心科技”,喊出了多少国人的骄傲。空调市场,格力电器一度是霸主,市占率遥遥领先。可时代变了。美的集团靠全品类布局和渠道下沉,步步紧逼;更别提小米这些“跨界玩家”,用智能生态、性价比打法,一点点蚕食传统空调的市场。
如今的格力电器,想继续增长,无非两条路:要么提价,要么提量。可现实是,空调行业早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大家都不缺空调,换新的周期又长,提量难如登天;而提价?在消费低迷下似乎更难行得通。
于是,增长乏力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也是为什么,哪怕中报数据不算差,股价也会突然暴跌近6%,盘中一度逼近7%。
要知道,从三年前20.27元的底部算起,格力股价已经翻倍,积累了大量获利盘。一旦对未来增长产生怀疑,这些资金就会迅速兑现离场,成交量瞬间放大,创下六年新高,这或许就是典型的“预期落空”行情。
但话说回来,格力电器依然是那个现金流强劲、分红稳定、管理扎实的“现金牛”。毕竟能走出像经典美股一样的行情走势,在A股市场上的品种还真的不多见。而很多老股民对格力“情有独钟”,正是因为这份“踏实感”。
只是,投资不能只靠情怀。当我们说“格力不贵”时,别忘了问一句:它便宜,是因为被错杀,还是因为它未来的增长故事,已经不再性感了?估值低,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陷阱。关键在于,你买的是一支过去一直稳健优秀的个股,还是一支未来能持续创造价值的个股。
风险提示:文中的看法仅供交流,不构成你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谢谢点赞、转发与收藏,祝您收益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