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众的存款热情日益高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第一季度,居民新增存款额竟高达9.22万亿元,平均每月超过3万亿元的惊人增幅,充分体现了国人储蓄的习惯和意愿。
究其原因,国人偏爱将钱存入银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未雨绸缪,应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失业、疾病、养老等各类支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股票、基金以及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普遍存在较高的风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本金的损失。相较之下,将资金存入银行,至少能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获得稳定的利息收益,这无疑是一种更为稳妥的选择。
然而,当储户前往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时,却常常面临一个选择:是一年一存更佳,还是三年一存更为明智?事实上,这两种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各有其利弊。以股份制银行为例,一年期存款的利率可能仅为1.5%,而三年期存款的利率则可达到1.9%。若以10万元为例,三年过后,选择三年期存款可比一年期存款多获得1200元的利息。
更进一步说,选择三年一存,便意味着能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趋势中,提前锁定相对较高的利率,从而不必担心未来银行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带来的影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银行已悄然取消了三年期定期存款业务,仅保留一年期或二年期的选择。此外,三年一存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流动性较差。一旦储户在存款到期前急需动用这笔资金,所有利息将被视为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大大削减了预期的收益。
相较之下,选择一年一存,则拥有三大显而易见的好处。首先,尽管一年期存款的利率相对较低,但其流动性远高于三年期存款。以退休的王阿姨为例,她每月退休金8000元,能够节省5000元存入银行。坚持12个月后,她手中将拥有12张存单,从第13个月开始,每月都将有一笔存款到期。这意味着,即便突然面临用钱的紧急情况,她也能灵活地取出已到期的存款。
其次,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一年一存能够让储户获得更多把握市场机遇的机会。每年存款到期时,储户在办理续存的同时,可以顺势了解银行是否有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或其他投资机会。而如果选择三年一存,则很可能在不经意间错失这些宝贵的投资良机。
最后,国内持续存在的货币超发现象,导致物价每年都以一定幅度上涨。如果选择一年一存,等到存款到期后,储户可以将部分资金用于消费,此时资金的购买力尚未大幅缩水。反之,若是选择三年一存,三年后存款到期时,手中本金的购买力可能已因物价上涨而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关于一年一存还是三年一存的选择,业内资深人士认为,这终究取决于个人的具体情况。如果您在未来三年内,有购房、装修、医疗等大额或不确定性支出的大概率发生,那么坚持选择一年期定期存款,保持资金的灵活性,无疑更为稳妥。然而,如果您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基金,或是为自己的未来积攒养老金,且明确表示在未来三年内不会动用这笔资金,那么选择三年期甚至更长期限的定期存款,则是一个更为合适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