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表彰他们解释了“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其中,一半奖金授予莫基尔,以表彰其“发现了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另一半奖金则共同授予阿吉翁和豪伊特,以表彰其“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
乔尔·莫基尔,1946年出生于荷兰莱顿,1974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西北大学教授。
菲利普·阿吉翁,1956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8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彼得·豪伊特,1946年出生于加拿大,197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布朗大学教授。
在诺贝尔系列奖项中,经济学奖并非依照已故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而是由瑞典国家银行于1968年创立,奖金由瑞典国家银行支出。
此前三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分别授予了关于金融危机应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制度是如何形成并影响繁荣等领域的研究。
>>相关链接
回顾近10年得主及其成就
■2024年
来自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家达龙·阿杰姆奥卢、西蒙·约翰逊和詹姆斯·鲁滨逊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关于制度如何形成并影响经济繁荣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2023年
美国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她在女性劳动力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2022年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经济学家本·伯南克、芝加哥大学教授道格拉斯·戴蒙德、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菲利普·迪布维格获奖,以表彰他们在银行与金融危机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2021年
美国经济学家戴维·卡德因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贡献”而获得一半奖项,美国经济学家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和吉多·W·因本斯因在“因果关系分析方面的方法论贡献”而分享另一半奖项。
■2020年
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新拍卖形式的发明”。
■2019年
生于印度的美国人阿比吉特·班纳吉、法裔美国人埃丝特·迪佛洛和美国的迈克尔·克莱默共享该奖,以表彰他们在减贫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
■2018年
来自美国的经济学家威廉姆·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共同获奖,获奖理由是两人分别将气候变化和科技创新融入长期的宏观经济研究。
■2017年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理查德·塞勒教授因其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6年
英裔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和芬兰经济学家本特·霍姆斯特罗姆因他们对契约理论做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5年
美国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因在消费、贫穷与福利方面的研究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综合央视、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