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天,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被一则消息刷屏了: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终于扛不住,低头接受了人民币结算。
要知道,就在一周前,这家公司还口气强硬,放话“绝不妥协”,一副要跟中国市场硬刚到底的架势。
结果呢?中国一招“暂停采购”出手,直接打在了七寸上。必和必拓股价应声下跌,库存堆成山,眼睁睁看着最大金主就要溜走——挣扎了仅仅七天,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老实实签了协议。
这场博弈看似短暂,背后却是中国长达十余年的战略布局。咱们用的不是临时起意的“狠招”,而是步步为营的“阳谋”。
一场通知引发的“地震”,澳大利亚彻底慌了
这场博弈的转折点,发生在2025年9月30日。
那天,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发出一纸通知,要求国内钢厂和贸易商:全面暂停采购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
通知不长,但威力惊人。
资本市场最先作出反应——必和必拓股价当场下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24小时内就跳出来表态,说对中国的决定“感到失望”。明眼人都看得出,澳方是被这一拳打懵了。
一开始,必和必拓还想硬撑。毕竟在过去几十年,他们一直掌握着定价权,觉得中国再怎么闹,最后还是得买他们的矿。
但他们算错了一笔账:在上一财年,必和必拓总营收556亿美元,其中347亿美元来自中国市场——中国是他们实打实的“衣食父母”,不是可以随便拿捏的小客户。
现实面前,嘴硬是没用的。库存压力、现金流紧张、码头堵塞……每拖一天,损失都是真金白银。第七天,必和必拓撑不住了,低头接受人民币结算。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吉姆·查默斯紧急会见必和必拓CEO迈克·亨利,但为时已晚。这场仗,澳洲输得干脆利落。
中国布局十年,等的就是这一天
必和必拓的认输,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多年布局的必然结果。
咱们早在三条战线上布好了局:
第一,需求端整合,结束“内斗”。
过去中国钢厂采购铁矿石,就像一盘散沙。各家为抢货源相互抬价,让澳企坐收渔利,逐个击破。
2022年,中国出手组建矿产资源集团,把宝武、鞍钢、五矿等巨头的采购权统一收拢。全国近40%的铁矿石需求捏成一个拳头——从此,谈判桌上我们说了算。
第二,供应链多元,打破“垄断”。
中国一边和巴西淡水河谷签长期协议,把人民币结算比例提到28%;一边押注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全球最大未开发铁矿,储量超过290亿吨,预计2025年底投产。
此外,俄罗斯对华铁矿石出口也有48%用人民币结算,价格还比澳大利亚低10%。
你不是不想卖吗?没关系,我们有的是选择。
结算货币破冰,动摇“美元根基”。
铁矿石是仅次于原油的全球第二大宗商品,年贸易额超过1500亿美元。过去80%以上用美元结算,中国企业每年光汇兑成本就多花数千亿。
现在人民币结算落地,中澳企业直接规避美元汇率风险,资金周转更快,利润空间更大——利益,才是撬动现实最硬的杠杆。
全球格局一夜生变,这三个国家最先坐不住
必和必拓这一低头,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三个国家最先感到震撼:
第一个:美国——美元霸权被撕开一道口子
铁矿石用人民币结算,动摇的不只是价格,而是美元霸权的根基。
美元之所以能全球“收税”,就是因为绑定了石油、矿产等大宗商品。现在澳大利亚作为美国铁杆盟友,企业率先“反水”,等于在美元体系上凿开了一个洞。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占比已突破8%,比去年翻了一倍。摩根大通预测,未来五年这个数字还会再翻一番。
特朗普政府表面沉默,财政部长贝森特却公开表示“密切关注人民币趋势”——美元的影响力,正在被一点点稀释。
第二个:澳大利亚——经济现实压倒政治立场
澳大利亚现在进退两难。
一边是美国老大的压力,一边是铁矿石出口的饭碗。过去他们靠资源躺赢,把低成本矿石以十倍溢价卖给中国。现在中国不接盘了,巴西、俄罗斯、非洲的矿企抢着填补空缺。
力拓、FMG等澳企已经在观望,很可能跟进人民币结算。毕竟企业要生存,市场不等人。
第三个:资源输出国——新的合作模式正在形成
马来西亚的锡矿、印尼的镍矿、中东的石油企业……都在密切关注这场博弈。
当一个年贸易额1500亿美元的硬通货开始“去美元化”,其他大宗商品怎么可能不动心?已经有欧洲制造商试探性地问:人民币结算,能不能谈?
这不是“去美元革命”,而是“多币种生态”的建立。正如中方所说:“只有多元体系,才能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
人民币国际化,一场慢而持久的胜利
人民币结算铁矿石,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它向世界证明了三件事:
第一,中国不再是被动的买家,而是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
第二,市场规模的背后,是战略定力和布局能力;
第三,全球贸易的终极逻辑是利益,不是立场。
如今,巴西淡水河谷、澳洲力拓已接受人民币结算;FMG甚至向中国银团申请142亿元人民币贷款,未来用铁矿石偿还——他们正在主动绑定中国市场。
这场七天的“博弈”,表面看是中国赢了价格、赢了结算权,深层看,是我们用实力重构了全球大宗商品的游戏规则。
必和必拓的低头,不是结束。它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冰已破,未来将有更多领域、更多国家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做生意”。
这不是一场速胜,而是一场慢而持久的胜利。全球贸易的新篇章,正从铁矿石开始,一页一页,被中国亲手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