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布局提速,失血的东北制药并购吞金兽短期赚钱难
创始人
2024-08-06 19:08:07
0

8月5日晚间,东北制药(000597.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收购北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鼎成肽源”)70%的股权,并成为鼎成肽源的控股股东。具体交易方案将另行签订正式的交易协议予以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继2022年宣布设立上海生物科技并引入美国公司MedAbome的抗体药管线后,创新药布局再无新消息披露。若此次股权收购顺利推进,公司将获得10条创新药管线,其创新药业务有了可视化的进展。

即便如此,久侯东北制药创新药布局新进展的资本市场仍然激动不已。8月6日,公司开盘涨停,这也为近两年来收获的唯一涨停板。截至收盘,东北制药报于4.42元,最新总市值63.17亿元。

钛媒体APP梳理发现,本次收购标的鼎成肽源的研发管线尚处在早期阶段,不仅短期内难以实现商业化,还要继续在研发上投入重金。这对于如今收入下滑、盈利倒退的东北制药来说,无疑“远水难解近渴”。

创新药布局,从一度停滞到陡然提速

进军创新药,买现成的远比自建或引进要快。

2022年9月,东北制药与美国MedAbome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就原创性抗体MAb11-22.1的转让及基于该抗体开发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和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合作开发,以及一项技术服务,即MedAbome公司帮助和指导公司设计、建设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平台和CAR-T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包括研发、中试、生产及质量控制平台,开展全面合作。

而且,西医内容还包括东北制药要向MedAbome支付600万美元及600万元人民币首付款,后续达成条件后的700万美元及700万元人民币里程碑付款,以及项目新药的净销售额提成费。

东北制药对这一合作寄予厚望,同月宣布设立全资子公司东北制药(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加速推进与美国MedAbome公司协议引进的ADC药物和CAR-T细胞治疗技术合作项目落地。公司在2022年年报中称,“正式迈入生物药创新发展新赛道”。

但接下来的时间里,MAb11-22.1项目未再披露进展,与MedAbome的合作也不再被提及。

不过,东北制药2023年年报的在建工程项目显示,公司生物药研发项目预计投入3.25亿元,当年投入4104.35万元。今年以来,东北制药官网不时有上海生物科技子公司的招采标信息出现。

最大的变化在于公司2023年5月迎来了新加入的首席科学官冯晓。同时公司称,在化学创新药和生物创新药包括单抗、双抗、ADC和CAR-T等领域完成了一系列新产品的立项,但并未披露管线。

此次若成功控股鼎成肽源,东北制药的创新药板块推进势必将大幅提速。

拿下一家“吞金兽”,与增长渐行渐远?

公开资料显示,鼎成肽源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实体肿瘤细胞治疗产品的开发及转化的研发型企业。围绕靶点发现、序列发现、序列评价和功能增强等环节,鼎成肽源搭建了独立自主的核心技术平台,进行TCR-T、TCR蛋白药和CAR-T 细胞治疗产品的开发。公司还同步建立了质粒工艺、病毒工艺、细胞工艺和质量研究的转化平台。

管线方面,鼎成肽源针对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脑胶质瘤,开发了靶向KRAS突变、 EGFRvIII、AFP和 Claudin18.2等靶点的TCR-T、TCR蛋白药和创新型CAR-T等10余款细胞治疗产品。

图源自鼎成肽源官网(注:IIT临床研究由医疗机构的研究者发起,旨在丰富循证医学证据,作为注册临床试验的重要补充,尤其在细胞治疗技术领域中尤为重要,IIT临床不以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注册为目的)

上述10条药物管线中最受关注的是DCTY1102注射液,也是开发进度最快的,但也尚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根据东北制药公告,DCTY1102注射液的IND申请已于2024年5月23日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评审中心受理,有望成为全球第二款、国内第一款进入I期临床研究的靶向KRAS G12D的TCR-T细胞药物。

在此之前,同赛道的国外企业已经抢先一步。NeogeneTherapeutics公司(简称“Neogene”)研发的NT-112产品管线是全球首款获得临床试验许可的靶向KRAS G12D的TCR-T细胞药物。在2022年,阿斯利康宣布以3.2亿美元收购Neogene,并以此加快细胞疗法领域布局。

KRAS G12D突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一种常见的癌症相关突变,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胰腺癌(40%)、结直肠癌(30%)、非小细胞肺癌(13%)和卵巢癌(34%)。研究表明,携带KRAS G12D突变的患者通常预后差,并且对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方法具有抵抗。而TCR-T和TCR蛋白药都是免疫治疗领域的新兴技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制药此次押注的并非冷门赛道,且需要高额投入。

细胞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在研路径包括CAR-T细胞治疗、CIK细胞治疗、DC细胞治疗、NKT细胞治疗、TCR-T细胞治疗等。其中,TCR-T疗法在实体瘤治疗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在国内已有50多个TCR-T在研项目进入或者获批临床,香雪制药(300147.SZ)的TAEST16001注射液为国内进度最快的产品之一,进入II期临床阶段。若以此作为参考,香雪制药2023年年报显示,其TCR细胞治疗及协同创新累计研发投入1.87亿元。

回到此次的拟收购标的,天眼查信息显示,鼎成肽源曾在2015年、2021年分别获得两次股权融资。另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2020年,鼎成肽源的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收入中主营业务收入均为20.15万元,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均为-8946.21万元。

也就是说,鼎成肽源仍在依靠融资输血的阶段,而且这一状况还将短期内持续。东北制药若顺利对其控股,将要面临为其药物管线的推进源源不断提供资金的局面。

而东北制药传统业务的创收能力正在衰减。2023年,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6.42%至82.43亿元,其中,原料销售收入12.96亿元,同比下滑11.84%,制剂销售收入34.08亿元,同比下滑5.15%,其他产品销售收入35.39亿元,同比下滑5.52%。

在大幅缩减三费投入的前提下,公司去年保住了利润微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4%至3.58亿元。

但到今年一季度,东北制药营收、利润双降。其中营收19.40亿元,同比下滑17.58%;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滑17.72%。这还是在公司一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均减少了34%的情况下。

不难发现,东北制药大概率是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开始布局创新药赛道,但尴尬的是即将收入囊中的鼎成肽源还是个“纯烧钱”的业务,短期内非但不能助力营收增长,持续的研发投入还会吞噬利润。

需要注意的是,创新药从研发到最终取得一定成绩注定是一项长期工程,香雪制药此前称从2012年开始投入TCR-T项目,而十年后才获得一定成果。而东北制药本身缺乏积累,收购的鼎成肽源也尚未有任何管线进入临床,这都大大增加了公司的转型难度。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丨杨亚茹 编辑丨曹晟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城建集团董事长常永春被查,... 北京城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永春。来源:北京城建集团官网 界面新闻记者 |白帆 近日,北京城建集...
原创 高...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最近,国际投行高盛...
大湾区酒价第15期|习酒窖藏1... 习酒窖藏1988多渠道价格跌至500以下,千元名酒价格小幅回升 今年“双11”,白酒价格波折不断。...
原创 玻... 作者:拉上窗帘 有朋友发来抖音视频,内容是福建曹德旺老板和他的私人飞机。 朋友问作者这是什么飞机? ...
2024年上半年经济总量出炉:... 今年7月份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经济情况,上半年GDP总量达到了616836亿元,同比增长5%...
疯狂小杨哥杭州办公总部出租,面... 据媒体报道,疯狂小杨哥杭州办公总部出租的消息引发关注。对此,三只羊集团方面回应称,公司即将搬迁,新地...
TK公会入驻最新行情分析,现在... 随着直播行业的迅猛发展,TikTok娱乐直播公会的入驻程序引起了众多内容创作者的热议。对于希望在这个...
陕西农信兴平联社召开2024年... 为全面总结上半年经营发展情况,深刻剖析问题,科学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8月1日,兴平联社召开2024年...
2024上半年小红书营销:深耕... 近几年,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阵地。小红书,凭借其独特的UGC分享社区氛围、人群反漏...
「大算投」超越比特币?比肩以太... 在区块链技术浪潮的澎湃推动下,市场迎来了众多颠覆性创新项目,其中,Aleo以其独到的视野与尖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