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华网的报道,美国财政部网站在7月2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联邦政府的债务规模已从前一天的34.998万亿美元上升至35.001万亿美元。美国传统基金会的经济学家EJ·安东尼近日指出,今年6月,美国偿还联邦债务利息的金额占当月个人所得税收入的76%。对此,美国特斯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发表了看法,他表示:“美国正走向破产。”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5月,美债的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和英国的持有量出现了分化。具体来说,日本和中国减少了持有量,而英国则有所增加。
根据美国财政部2024年5月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日本在5月份减持了22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使其持仓规模降至11283亿美元,依然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与此同时,中国在5月份减持了24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仓规模缩减至7683亿美元。这是中国在今年4月首次加仓后的再次减持。
目前,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为7684亿美元。尽管中国在近期抛售了24亿美元的美债,这一举动是过去一年中规模最小的一次,但在同一时期,日本却突然抛售了超过200亿美元的美债。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日本在5月份一次性抛售了220亿美元的美债。尽管日本的美债总持仓仍然保持在11000亿美元以上,但这一大规模的抛售行为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
众所周知,抛售美国国债的国家不仅限于中国。很多国家意识到,在美国经济面临崩溃之前转手美债,可以有效规避未来的风险,从而稳定自身经济。此外,考虑到当前的趋势,美联储有较大可能性会降低利率,这将导致美债的收益率下降。总体来看,尽管美元在全球经济中依然保持主导地位,但其地位正遭遇日益增多的挑战。许多国家开始寻求新的替代储备货币,同时积极推动本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
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推动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包括增加黄金的配置比例和减少对美国国债的投资规模。他认为,4至5月中国对美国国债采取的“一增一减”策略,可能是正常的调仓行为。针对美联储即将降息的预期,中国可能会增加短期美债的配置,并相应减少长期美国国债的规模,以应对美联储降息周期带来的美债价格波动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此举并未标志着战略的转向,而是在当前特殊背景下采取的一种灵活应对措施。随着美国持续加息,美债收益率的上升,中国选择在这一时机增持美债,以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同时,增持美债也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缓解资本外流的压力。正如网友“经济观察家”所言,这一举措实质上是为了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尽量降低风险,以争取更大的主动权。
中国目前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者,过去曾大量增持美债,但如今却开始大规模抛售。这一举动无疑向市场传递了美国经济面临困境的信号。随着中国的抛售,市场上美元的供应量不断增加,这将导致美元贬值。除了美国对人民币升值的担忧外,更为重要的是,美元贬值将对美国长期以来所维护的美元霸权地位造成严重冲击。
美国国债的不断增加已经引发了广泛的担忧。首先,巨额国债意味着巨额的利息支出。根据预测,到2033年,美国仅在支付国债利息方面就需要耗费1.4万亿美元,这将严重压缩其他领域的预算。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其次,庞大的国债规模可能对美国的信用产生影响。尽管目前美国国债仍被视为最安全的投资品之一,但如果债务持续增长,投资者可能会重新评估美国的偿债能力。这可能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从而进一步加重利息负担。
在社会矛盾和疫情等多重冲击下,即使是世界第一经济体的美国也难以应对,陷入了经济下滑和萧条的危机。对此,美国高层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为了维护美元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美国采取了挑起战争、实施经济制裁、大量发行国债等多种手段,试图通过这些方式获取利益。在美国的强势压力下,以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被迫屈服,任由美国摆布,近期甚至有国家传出破产的消息。
比尔·盖茨曾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即美国对中国实施产业限制的结果将导致双方的损失。他指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虽然并不存在明显的产业漏洞,但在相关技术的发展上仍面临挑战。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体系和国家产业结构相对完善。尽管在与美国的比较中,相关数据并不令人满意,但中国已经开始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战略储备,包括囤积石油和粮食。国家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夏季粮食产量将达到72.5亿斤,增幅超过2.5%。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启动新一轮粮油收购。同时,三大类食用油的库存量也在不断增加。
有人认为这是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全球粮食危机做准备。然而,也有人猜测,中国是否在为可能的经济制裁做准备?除了减少持有的美国国债,中国还在大幅增加黄金储备。据统计,中国已经连续18个月增加黄金储备,截至2024年4月底,黄金储备达到了7280万盎司。
上一篇:出口停滞,尿素价格还能挺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