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方农资
我国秋种在10月底基本结束,如果今年尿素出口停滞持续到10月底,影响会有多大呢?
今年前6个月,我国尿素出口量仅为14万吨,同比减少了87万吨,但只要出口停滞持续到9月底,那么7月、8月、9月这3个月带来的供应增量将是上半年的两倍多;出口暂停持续到10月底,带来的供应增量将是上半年的近3倍。虽然国内秋季尿素需求可能会继续增长,但基于出口停滞带来的巨大供应增量,笔者判断秋季国内尿素一定是供大于求的,更何况后期国内尿素产量同比也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增长。
下面来分析一下不同时间点尿素价格大跌对复合肥企业和经销商的影响:
1.尿素供大于求在8月体现
这种情况下,尿素价格跌破成本线,可能会换来适当的出口放松。同时,尿素企业可能会适当减产,从而有利于尿素价格的企稳。假如8月尿素价格大跌,复合肥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和经销商流通渠道库存都处于相对低位,尿素价格下跌对复合肥企业和经销商的冲击较小,损失主要由尿素企业承担。
2.尿素供大于求在9月体现
这种情况下,尿素生产企业的适当减产不会立即缓解供大于求的压力。同样,出口适当放松,对缓解国内供应过剩压力的影响也很有限。到了9月,经销商和复合肥企业都有大量的高价库存,而农需又未启动,此时尿素价格大跌,损失最大的是复合肥企业和经销商。
3.尿素供大于求在10月体现
此时,化肥已经进入销售旺季,即使尿素大幅跌价,但经销商会维持复合肥的零售价格基本不变,复合肥原料降价的利润将会由复合肥企业和经销商来共享,反而增厚了复合肥企业和经销商的利润。
显然,第三种情况对于复合肥企业和经销商来说,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出现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极大。
防风险是最重要的。为此,建议复合肥企业和经销商采取以下措施来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一是把库存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后期尿素降价可能会带来的损失;二是积极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保操作;三是复合肥尽量不要用保底和计息政策,而是更多地使用买断策略,避免后期的扯皮。
以上分析基于三个假设:出口暂不放松;秋季化肥用量不出现井喷式增长;尿素产量不出现大幅下降。如果其中任意一个假设发生了变化,结论很可能就不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