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消息,当地时间7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5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报告显示,5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不过,美国前两大海外“债主”日本和中国在当月双双选择了减持,这也是年内首次出现中日同月减持美债的情况。报告显示,中国5月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环比下降了24亿美元,至7684亿美元。
编辑
当前美国的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国内经济收益入不敷出,美联储加息的收割效果也越来越弱,而美债增长规模却不断飙升,拜登政府熟悉的压力再次带来。此次派遣官员访问中国目的就是希望中国增持美债,向美国高额借贷度过现在的经济危机。2023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卡在最后时间点和共和党达成一致,将债务上限从31.4万亿美元提升到35.4万亿美元。但谁也没想到,有了上升空间的美债规模不断疯涨,仅相隔一年多的时间,美债于7月26日正式突破35万亿美元的大关。
现在美国的很多美债都到期了,美国别说还本美债的本金,连那1万多亿美元的利息都还不上了。如果美国继续这样做,那么就意味着美国的信用不存在了,谁买美国的美债谁吃亏,美债将变得一文不值。中国抛售美债与惩罚美国有关。本来中美两国的贸易合作挺正常的,特朗普上来以后,挑起了经贸战,主要的形式就是增加中国商品的关税,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的业务可能出现大幅萎缩。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美金融工作组将于8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会议,这也是该工作组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第五次召开会议。美国财政部发言人表示,本次会议将重点讨论宏观经济、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以及资本市场问题等议题。中美双方2023年9月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其中,“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
编辑
报道称,尽管中美之间的沟通在过去一年有所改善,但在产业政策和中国在绿色能源技术领域主导地位等方面的分歧导致两国经济关系依然堪忧。今年5月,拜登政府宣布对包括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半导体和锂电池在内的一系列中国进口商品加收新关税。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12日报道,拜登政府官员本周将前往上海参加新一轮会谈,目的是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日益加剧之际保持两国经济关系稳定。
基于现在中美博弈的紧张态势,因此分析认为此次中美高层会晤重要议题之一是中美当前面临分歧与贸易紧张。此外,彭博社还披露,此次可能会牵涉与人民币货币互换安排,此前中国和多国签署了货币互换计划,但美国没有签署,美国不希望人民币国际化走得太快。
为了这一会议的顺利开展,美方还提前对中方“退”了两大步。在美方公布代表团访华的消息前,美国国防部先将一家中国企业移出了所谓的“黑名单”。对于这一举动,中方也表示了赞赏。这个被美方“放了一马”的禾赛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激光雷达制造商,占据了高达一半的全球市场份额。去年,该公司的总收入达到了近20亿元,其中美国市场就贡献了五分之二。美方之所以将该企业列入“黑名单”,很可能也是出于一贯的“单边制裁”心理。
编辑
这几年,国际上发生了一些大事,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俄乌冲突和巴以局势,还有半岛局势升级,这些问题拜登都尝试过仅靠美国的影响力去解决,最后被证明办不到,在这个时候拜登就希望中方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拜登的对华政策不仅具体落实起来很复杂,而且其态度还很多变,而且就算在和中方合作期间,拜登的政策也非常“阴晴不定”。
美国政府势必承受着过大的压力,才不得不选择在会谈开始前就向中国释放信号。首先是美国企业家代表团的访华,在这一代表团中包括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和会长,还有高盛、苹果和波音等巨头企业的领导人。可以说,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美国企业家利益群体,中方也向代表团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希望中美之间的贸易能够回到正常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