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南京江北新区分行 张 荻
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和底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绿色”中寻求竞争优势,向“绿色”要发展效益。目前,诸多农业龙头企业已利用知识产权、最新研究成果等,将先进技术融入耕田保护、低碳循环等领域,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形成更多绿色产业和应用场景,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
当前金融服务农业新质生产力存在的问题、困难和瓶颈
一是金融机构追求的收益“确定性”与农业新质生产力从培育到产业化的高度“不确定性”之间存在显著冲突。由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创新过程需要长期且耐心的资本投入,同时受到前期成本大、回报不稳定以及投资周期长等多重因素限制,基础性的创新研究往往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足够的资金支持。
二是人才梯队建设有待加强和资源配置资源的投入有待提高。金融机构当前仍缺少一批能够深入理解技术创新与业务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是农业新质生产力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关系。由于金融业本身的行业属性特征,风险防控是首要考量因素。这就导致基层实际经营对于新技术应用尚未产生市场效应的情况,金融机构仍保持着审慎观望态度。
金融服务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一是提升数字化能力,挖掘数据价值。当前由于银行缺少对来自内外部不同源的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与管控,使数据驱动业务创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已成为推动产业创新及释放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把金融实际业务与管理场景的结合应用作为关注重点,在基于外部场景、内部管控和生产力工具之上形成具象化的实操经验与实操能力,并逐步延伸至核心业务与面向前台的业务应用。
二是金融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应始终围绕面向用户的业务服务能力的深化,持续关注产品功能及服务场景的挖掘,探索金融科技创新动力的“价值经营”。结合技术的深入应用和多维度的开放金融场景的开发,建立个性化产品匹配和定制能力,To C聚焦提供良好体验、个性化、一站式服务,To B提供专业、高效的综合解决方案。
三是加强投贷联动。一方面,科创企业具有迭代快、风险高、轻资产的特点,在创业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搞研发,尚无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效益产出。在这种情况下,贷款可能变为不良资产,基层经营行必然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股权融资更加契合科创企业特征,投贷联动仍有空间待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