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的标志性政策就是加征关税。虽然还未上任,但他已经威胁将对墨西哥、加拿大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但这一计划并没有受到美国民众的欢迎。
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的一项最新民调显示,51%的美国选民反对特朗普对墨西哥、加拿大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其中,大多数民主党人和独立人士都对关税表现出了明显的怀疑情绪,而共和党人则倾向于支持关税政策。
有媒体报道,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提出对多国加征关税的计划,将使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就业下降、抑制经济增长,或导致美国202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1.1%。
日本经济新闻社委托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对该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推算。结论显示,与不提高关税的情况相比,美国2027年GDP预计将减少1.1%,其中矿业和农业将分别下降1.5%。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 罗布·汉德菲尔德表示:人们对这些关税非常非常担心,这将带来很大问题。可能会令许多美国企业倒闭,很多美国企业将失去生意。
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娅·弗里兰近日表示,如果美国加征关税,加拿大将作出强有力的回应。
此外,提高关税还可能影响美国制药、零售和建筑行业,这些行业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如果关税的影响扩大到包括成品,可能还会加剧美国现有的通胀问题,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更大压力。
芝加哥咨询公司Nepanoa董事总经理阿尔贝托·比利亚雷亚尔(Alberto Villarreal)表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表明,他正寻求将移民、安全和毒品问题纳入通常只围绕贸易展开的谈判中,并将迫使原定于2026年对《美墨加协定》的审议提前进行。他说:“如果特朗普坚持立即单方面加征关税,这将对《美墨加协定》造成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拜登近期亲自出马,劝说特朗普“不要拿关税当做武器”。拜登大篇幅提及特朗普的税收政策,认为他的手段不仅没有什么用处,还会让美国民众成为买单的一方。耶伦日前接受采访时也奉劝特朗普,关税并非是什么时候都有用的。美国媒体针对“向盟友动手是否有效”这件事上表示怀疑,他们不排斥对中国加税,甚至认为对中国的税收太少了;但这些税收到了盟友的头上,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破坏美国的对外环境。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引发整个零售行业担忧。美国最大会员制仓储超市之一开市客(Costco)的首席财务官Gary Millerchip,成为最新一位警告特朗普关税将提高消费者成本的零售业高管。
Millerchip表示,开市客已提前囤货,部分原因是“海上运输时间可预测性较低”以及“存在一定的罢工风险”。他还表示,将努力与供应商合作,以寻找能够降低成本的方法。
美国最大零售商沃尔玛的首席财务官约翰·大卫·雷尼上个月警告称,如果特朗普提议的关税生效,其可能不得不提高某些商品的价格。
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莱姆(Tiff Macklem)发表年终演讲称,特朗普的贸易威胁使世界变得更加不确定。他敦促发达国家共同努力,加强经济安全。
麦克勒姆表示,主权债务上升、长期利率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将“使世界更加脆弱”,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战争和保护主义抬头也在增加全球面临的风险。
他还表示,人们越来越关注“负面的国际溢出效应”,即一个国家的行为对其他国家的伤害——显然,这其中就包括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
回顾特朗普时代的“关税游戏”,他用极端的单边贸易政策撕裂全球供应链,打着“解决贸易逆差”的幌子,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结果呢?美国的贸易逆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从2018年的8790亿美元扩大到2023年的1.06万亿美元。关税的直接后果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了关税成本,大量贸易流向墨西哥、越南等第三方国家,但成本并未因此降低。这种所谓的“贸易转移”只不过是美国为自己找来的高成本替代方案罢了。